“我們在橋上試驗時,突然起了一場薄霧···”

待劉寬將橋上經歷說完,朱蕙蘭、蘇采薇都是一臉後怕的神色。

回過神後,朱蕙蘭也顧不得幾個侍女在旁,上前摟住了劉寬的腰,俏臉緊貼在劉寬胸口。

過了好幾息,她才仰頭看向劉寬,“還好那怪霧沒把你帶走,不然我怎麼辦?采薇和她肚子裡的孩子又怎麼辦?”

頓了頓,又道:“夫君,答應我,以後不要再去那跨江大橋上了,好不好?”

劉寬解釋道,“這怪霧不知道以後會不會再出現,即便再出現,薄霧也不會讓人穿越,沒你想的那麼危險。”

朱蕙蘭道:“萬一下次出現的是濃霧呢?”

接著又道,“我知夫君掛念後世親人,可我與采薇難道不是夫君親人嗎?莫非夫君未曾將我們放在心裡上?”

這時蘇采薇也過來道,“老爺,父親、母親在後世尚有大伯、大嫂可以照顧,可若是老爺離開了大明,我等又有誰來照顧?”

其實劉寬離開大橋後一直都在想這事,已經意識到他當時有些欠考慮了。

若他沒有在大明成家,倒是可以沒什麼牽掛的回後世。

可如今他不僅有嬌妻美妾,還有個將出世的孩子,如何能捨棄?他在大明想念父母等親人,回到後世難道就不會想念朱蕙蘭、蘇采薇和孩子嗎?

多半會更加想念,也更加的愧疚。

而且,他相信,如果父母知道他的情況,也會讓他留在大明陪伴妻子,而非回後世去盡孝——中國父母歷來都是習慣為下一代人考慮的。

念及此處,劉寬便將蘇采薇也摟在身邊,溫聲道:“下次出現怪霧,我不會這般冒險了——如果遇到濃霧,我會第一時間離開大橋。”

朱蕙蘭、蘇采薇雖然希望劉寬以後離跨江大橋遠遠的,卻也知道這不太可能。

畢竟劉寬先前用手機下載影片、電影的事也說了,這便意味著,以後如今日這般的薄霧再次出現,劉寬多半還要利用其獲取後世的各種資訊。

朱蕙蘭與蘇采薇相視一眼,便各自在劉寬身邊依偎得更緊了······七八日後。

三艘官船從長江下游而來,停在了江北岸離跨江大橋不過三里地的下浦口碼頭。

前面一艘官船上下來了一隊隊明軍將士,或拿刀牌,或扛鳥銃,雖然只有百多人,且未著甲,卻透著股讓人望而生畏的彪悍之氣。

第二艘官船上則下來了幾十名僕從,並從船上弄下來一輛馬車。

待這些僕從將馬車等物在碼頭安置好,第三艘船上才有侍衛、侍女們擁簇著幾名貴人出艙。

為首的青年男子高大魁梧,身穿大紅袞龍袍,頭戴翼善冠,膚色古銅偏黑,正是燕王朱棣。

在朱棣身旁的,是一位相貌端莊卻帶著書卷氣的明豔貴婦。

這貴婦右手牽著個五六歲的胖男孩,站在甲板上向下浦口碼頭眺望了番。

見碼頭上房屋鱗次櫛比,車馬如流,行人如織,她不禁道:“不曾想我等才離京三年多,這下浦口碼頭竟變得這般繁華了。”

朱棣笑道,“這下浦口之變化,妙雲竟沒預料到麼?自仙橋降世,朝廷不再封禁後,天下間不知有多少人慕名來此遊覽。”

“從江北上橋的遊客雖不如江南多,卻也不少。遊人多了,下浦口作為距離大橋北端最近的一處集市,自是越來越繁華。”

原來這貴婦人就是朱棣的王妃,魏國公徐達長女,徐妙雲。

“孃親,我要下來!”

一個男童的聲音從後面傳來。

卻是徐妙雲身後一個僕婦抱著的男童在掙扎叫喊——這男童三四歲的樣子,小臉紅潤可愛,可掙扎起來卻似乎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