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寬道:“主要原因,自然是因為歐洲人不知道黑死病的源頭,也不知道其是透過老鼠、跳蚤傳播的。”
“在宗教的影響下,或者說愚民政策下,人們甚至不知道黑死病是一種病,而是將其視作神罰、天譴。”
“認為那些患病的人是因為不忠誠於他們的主,也即是西方宗教的唯一至高神,或是道德有問題,才受到神罰。”
“而事實上,黑死病在歐洲經常性的、大規模地爆發主要和兩件事有關。”
“其一,是歐洲人不喜歡洗澡——一則,經常洗澡也是一種生活負擔,比如說要燒熱水、花費時間等。”
“再則,歐洲人的傳統觀念中,洗澡會開啟毛孔,給了病魔入侵的機會,或者說損傷身體元氣。”
“後來歐洲宗教將這一習俗融入宗教理念,宣說越骯髒的身體越容易接近上帝,於是不洗澡反而成為‘潔淨’的象徵。”
“一些常年不洗澡的人甚至會被視為該宗教的‘聖人’,比如其歷史上一人堅持五十年不洗澡,最終封聖。”
目瞪狗呆,目瞪狗呆!現在老朱一家子的狀態只有這四個字能形容。
因為劉寬這番話實在太挑戰他們的認知了,人人都震驚到無以復加,連老朱都不例外。
愛洗澡的觀念是融入華夏人骨子裡的,必然《論語》中就有孔子各種沐浴的記錄,還不止一兩句,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後世一篇需要學生背誦的文章。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另外,華夏傳統觀念中,每逢祭祀或是涉及仙神之事,沐浴都是必須的——因為身體潔淨才能不被先祖、仙神厭棄。
也即是說,歐洲人在洗澡這件事上的觀念和華夏人截然相反。
不洗澡五十年得以封聖,更是華夏任何一個人都難以想象的事。
回過神後,平日裡最愛乾淨的朱柏便緊皺起眉頭,厭惡地道:“這歐洲人簡直連蠻夷都不如,竟以人堅持不洗澡封聖,簡直玷汙‘聖人’一詞,彼輩困於黑死病真是該!”
朱元璋也皺眉,卻是在想,如此一來,他日後要封藩歐洲怕是更難了——歐洲人習慣了不洗澡,像朱柏這樣愛乾淨甚至有點潔癖的怎麼可能願意去?不過,若真要封藩歐洲,必然要毀其宗教,以儒學教化其民眾,到時候興許可以讓西人改變不洗澡的習慣。
朱標則搖著頭評價道:“百姓不喜沐浴,宗教本應勸導百姓改正,可這西方宗教反而助漲此惡習,簡直如邪教一般。”
這時劉寬一笑道,“說起來,如今整個歐洲人口加起可能也就跟大明差不多,甚至不如大明多。”
“但他們對香料的需求,卻是大明的好幾倍,甚至十幾倍。之所以如此,便是因為中上層權貴,需要用香料遮掩長期不洗澡所帶來的嚴重體味。”
聽到這話,老朱、朱標等男子只是皺眉。
而老朱的一些嬪妃和公主們想象了下某人幾十年不洗澡,還經常薰香,混合後可能產生的味道,頓時不少人都噁心到想吐了。
劉寬道,“第二件事則是歐洲人不喜貓,尤其是黑貓——並非天性不喜,而是在他們的文化中,貓就跟咱們這邊的狐狸、黃鼠狼、蛇一般,是一種附帶了神秘屬性的生物。”
“人們經常會將貓跟魔鬼、女巫等聯絡到一起——西方女巫跟咱們這邊鄉野的巫婆、神漢類似,其實是西方宗教統一之前諸多原始宗教的遺留。”
“在歐洲黑死病規模擴大,難以控制時,他們的宗教便會將此事歸咎於魔鬼、女巫,在西方列國展開捕殺女巫的行動。”
“因為認為貓與女巫、魔鬼有關,於是連貓也大肆捕殺——但事實上,貓是老鼠的天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