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吧。”

“是!”

待沐英送探馬下樓後,朱元璋便問:“劉公子,這黑色怪路倒是和官道差不多,但另一條怪路似乎不便行走,究竟有何用處?”

劉寬原本在思考。

探馬的話讓他產生一個大膽的猜測,那就是與長江大橋連線的鐵路可能很長,而非像公路那樣只有幾里長的一段。

如果是這樣,恐怕便不只是長江大橋跟他一起穿越了。

而是與大橋關聯的一條鐵路也跟著他一起穿越了!

聽朱元璋詢問,他立即道:“陛下,這條路名為鐵路,如果真的很長,其重要性絕不下於跨江大橋!”

“為大明未來發展大計,懇請陛下立即派人沿著鐵路傳旨,令地方保護鐵路,使其不被無知百姓破壞!”

鐵路?重要性不下於跨江大橋?

朱元璋、朱標聽了都很驚訝。

朱元璋並沒急著下旨,而是道:“劉公子還是說說,這鐵路究竟有何用吧。”

劉寬無奈,只能耐心講道:“鐵路是我們後世最主要的交通方式,其便利還要超過公路···也就是官道行車以及水路行船。”

“因為與鐵路配合的是一種名為火車的交通工具,一車可以拉數千人,或者數十萬斤乃至更多的貨物,沿著鐵路行駛,如風馳電掣,日夜不歇。”

“比如說我們後世從北京到南京,嗯,也就是從北平到京師,坐最快的火車,只需兩個多時辰即可。”

聽劉寬說到這裡,無論朱標還是朱元璋,都露出震驚之色。

因為劉寬所描述的事情完全超出了他們想象。

朱標忍不住質疑道:“一車拉數千人?數十萬斤貨物?這怎麼可能?”

便是朱元璋也忍不住道:“劉公子,你可不要仗著我們不知後世之事信口胡謅。”

劉寬笑了聲,道:“在後世既能建造這跨江大橋,發明我所說的火車又有何稀奇?”

“事實上,修建鐵路、打造火車,要比修建跨江大橋容易得多。”

“這鐵路的樣子兩位也看到了,所以火車並非以牛馬拉動,而是靠蒸汽機、內燃機。”

聽到這裡,朱標不由打斷道:“何為正氣雞、內然雞?”

劉寬沒有回答,而是反問:“請問殿下,何為織布機?”

“額···”

朱標尷尬。

他這才明白,劉寬所言是一種機械,而非某種拉運的牲畜——他就奇怪呢,雞怎麼可能拉得動數千人?除非是天上神雞。

劉寬繼續之前的話,道:“內燃機蘊含的科技比較高,我就不說了,倒是可以說下蒸汽機,你們應該能聽懂。”

“鐵壺燒水,水開後蒸汽掀動壺蓋的現象應該見過吧?蒸汽機就是模仿此現象發明創造出來的,只不過令蒸汽力量大增而已。”

“因此,火車往往只需要頭尾各一臺蒸汽機,帶上煤炭,讓人一路燒開水,便可使給火車日夜不歇的行駛。”

“另外,火車是由兩個火車頭及中間的十數節乃至數十節車廂組成,每節車廂都能載不少人或是貨物。”

“如此,便出現了一列火車載數千人或數十萬斤貨物賓士之事。陛下、殿下可明白了?”

一口氣說了這麼多,劉寬忍不住停下緩緩。

朱元璋、朱標都在回想記憶中鐵壺中水燒開時的情景,但仍難以明悟,這般力量怎麼能使劉寬口中的火車動起來。

當朱標還在苦思冥想其中道理時,朱元璋已不再糾結。

他問,“京師到北平有兩千餘里路,這火車真能如你所講,僅用兩個多時辰就跑到?便是飛鳥也沒這般快吧?”

劉寬微微尷尬,但還是準備講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