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意識裡認為,他與馬皇后的兒女屬於嫡系,身份要略尊貴些。
所以,才想到將私下許諾嫁給歐陽倫的朱瑄樂,改為嫁給劉寬。
不過,馬皇后本就對朱元璋影響較大,方才一番話又極合情理,便讓朱元璋的想法動搖了。
略微沉吟後,朱元璋道:“我看劉寬這小子內裡質樸,回頭我再召他入宮,你跟他談一談。”
“將蕙蘭、瑄樂的情況都與他說明白,讓他自己選。如此一來,不論將來日子過得怎樣,他、蕙蘭、瑄樂都怪不得咱們。”
馬皇后聽了一笑,“你這話雖有些不負責,主意倒是不錯。”
朱元璋哈哈一笑,便離開大善殿,前往奉先殿批閱奏本去了。
···朱標招來三千多親軍,才帶著劉寬一起出了皇城,往樓江門而去。
劉寬的包還在身上揹著,腳踏車卻是放在了皇城內,此番是騎著馬,由一名親軍將馬匹牽著走。
半路上,朱標忍不住問,“先前劉公子曾說,靖難之役後允炆生死不明,後來史書中可有記載他的訊息?”
說到底,朱允炆也是朱標的兒子,所以朱標還是想了解下歷史上朱允炆的結局。
劉寬道,“正史中只說他自焚於皇宮中,已然死了。不過野史卻說他化妝成和尚逃了出去,遠遁到海外的說法。”
“因此,也有人說後來永樂皇帝派鄭和七下西洋,目的之一便是為了尋找建文帝,以絕後患。”四弟為尋找允炆派人七下西洋?在此時大明人的認知中,西洋其實指的是後世印度洋。即便如此,那也是比南洋更遙遠的所在,遠航而去絕非易事。
因此朱標感到疑惑,道:“此說法只怕是不靠譜吧?”
劉寬笑道,“所以才說是野史。”
“那永樂皇帝派人七下西洋是為何事?”
劉寬道,“比較主流的說法有三點,一則是宣揚國威,令海外諸國向大明臣服、朝貢;二則是打擊張士誠餘部等倭寇,靖平海患;三則是為了進行官方貿易,從南洋獲取金銀財寶,充實國庫。”
“這三種說法倒是靠譜多了。”朱標聽得點頭,隨即又忍不住問,“我四弟在位多少年,文治武功如何?”
劉寬沒想到朱標竟彷彿化身成了問題寶寶,一副想要將他肚中貨掏乾淨的架勢。
眼見樓江門在望,劉寬便道:“殿下,此事說來話長,咱們以後有機會再聊,如何?”
朱標意識到他問得太多太急,略微尷尬地笑了笑,道:“也可。”
出了樓江門,沒多久劉寬、朱標等人就來到了大橋頭堡(南堡)附近。
隔著數百步,劉寬便覺得那橋頭堡牆體上似乎少了些什麼。
劉寬記得那牆體上似乎幾豎行醒目的大紅字,大概內容他記得,但具體句子他卻記不清了,畢竟只是看過幾眼。
如今發現那大紅字莫名消失,或者說並未隨著大橋一起穿越過來,劉寬不由產生某種懷疑。
‘該不會是河蟹大神連穿越時空後的大橋都能影響到吧?’
心中嘀咕了句,劉寬與朱標等人終於來到了橋頭堡一樓大門前。
門敞開著。
劉寬依舊是由人幫扶著下馬,朱標卻是一抬腿就頗為瀟灑地下來了。
兩人正要一起進去,千戶陳虎便抱拳道,“殿下,還請讓末將帶人先進去檢視一番。”
陳虎雖然為人莽撞了些,但作為護衛朱標的親軍將領,職責卻是謹記在心頭——他這是擔心堡樓中有危險,要先排除安全隱患。
朱標沒有託大,點頭囑咐道:“小心些。”
“是!”
陳虎應了聲,便帶著十幾個將士小心翼翼地進去了。
朱標又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