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運而生!”
“這裡的‘公司’並非西方意義上的商業公司,而是一個帶有樸素民主精神的經濟組織。”
“在公司裡,開採工作由成員們共同負責,開採出來的金沙則埋在地下,年終才拿出來分配。養豬、種菜、打造工具等事務,也是由所有人一起完成,可以說是一個可以自給自足的經濟單位了。”“到了1760年,西婆羅洲的華人公司已經有了18個以上。這些公司成立之初,經營範圍很小,人數也少,難以自衛。”
“但採礦規模卻在不斷擴大,於是公司便由開始的個別承租發展為聯合開採,公司由此組織華人更積極地開展采礦工作,並且倡導與當地人親善團結的原則。”
“而在公司內部,則嚴格依照規章制度辦事,任何違反紀律的行為,均予以嚴厲的懲罰。”
“1776年,在大港公司的帶領下,鹿邑地區的14個公司聯合成立和順公司,又稱和順總廳公司。”
“而就在同一時期,一位嘉應客家人踏上了下南洋的航船,他是一位落榜的秀才,名叫羅芳伯···”
影片接下來,較為詳細地講述了從羅芳伯在1776年成立“蘭芳公司”,隨後縱橫捭闔,於次年以東萬律為都城建立“蘭芳共和國”,再到1888年,蘭芳國殘餘勢力被荷蘭殖民者徹底剿滅這一百餘年的事情。
整個影片長近二十分鐘。
等播放完後,哪怕不少人知道這是發生在原歷史上清末的事情仍氣憤不已,乃至感到惋惜。
藍玉最先忍不住道,“那幾個先後被荷蘭人收買的叛徒太可惡了,若非他們,這蘭芳國何至於被荷蘭人所滅?”
沐英亦點頭道,“叛徒賣友求榮,背叛族群,確實可惡。”
朱元璋搖著頭道,“咱倒是覺得,叛徒固然可惡,可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從那建立蘭芳國的羅芳伯到後面的幾任首領,都不夠精明強悍。”
“甚至可以說,這蘭芳國從根子上,就是個容易被他人以利益分割的團體。雄英,你覺得呢?”
朱雄英想了想,道:“這蘭芳國是由西婆羅洲採金的諸多公司聯合組建的,而這些公司之所以出現,是因為華人要在當地採金賺錢。”
“所以,哪怕後來蘭芳公司變成了那蘭芳國,其實依舊類似於一個大商行,以賺錢為根本目的。”
“另外,那羅芳伯當初是以後來者的身份,帶著近乎空殼的蘭芳公司入主和順總廳公司,根基十分薄弱,並不直接掌控武力。”
“後面的好幾任蘭芳首領,也多是由民眾推選,或是隻掌握了蘭芳的小部分武力,或是沒有掌握武力。”
“如此一來,難以嚴厲約束部眾,再加上荷蘭人以重利誘之,屢屢出現叛徒就不足為怪了。”
聽了朱雄英這番話,不少人點頭,覺得確實如此。
李文忠則感慨道,“不管怎麼說,那蘭芳國經歷荷蘭人一次次打擊,卻屢屢有人站出來,帶領當地華人抵抗荷蘭人的壓迫統治,尤其是後來的蘭芳殘餘勢力,寧戰死也不投降,著實令人佩服、惋嘆。”
說完,李文忠下意識看向了朱元璋,卻見朱元璋在愣神。
卻使朱元璋想起了當年他打天下時的事。
他打天下時,自然也曾碰到過不順的時候,麾下也有人受敵方誘惑叛變。而其中最令他扼腕的便是侄子朱文正了——說起來,當年朱文正只是跟張士誠通訊,考慮背叛,並未真正實施。
他當時得知此事後,既驚又怒,並且敏銳意識到,此事若不嚴肅處理,隊伍便會越來越難帶。
所以,哪怕朱文正是他的親侄子,還立下了守洪都的大功,還是讓他果斷收了兵權,軟禁起來。
只是他沒想到,沒過多久,朱文正就抑鬱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