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高長壽瞭解到了目前相州城的局勢。
洪亮甫雖然掌控了城衛軍十之五六,但並未開啟城門放北狄人進城。
而高熙川也在暗衛的幫助下,暫時穩住了局勢,有四成城衛軍聽他調令。
外面北狄人蠢蠢欲動,內部兩股勢力處於對峙局面。
“我大哥現在知道洪亮甫是叛徒了嗎?”高長壽看向小頭領,沉聲問道。
“啟稟主人,大公子已然知曉。目前洪亮甫控制東西南三門以及州府,大公子則據守北門要隘及城樓。”暗衛頭領回道。
高長壽點了點頭,看來,洪亮甫有相當大的私心。
北狄與他的結盟關係,並非鐵桶一塊。
現在比較難受的是,北狄進攻的主力就是北門。
一旦北狄大軍再次進犯,高熙川所率城衛軍自然首當其衝。
兩方消耗,而洪亮甫則坐收漁翁之利。
“探到西北軍的蹤跡了嗎?”高長壽思考片刻後,又問。
小頭領有些啞然,吞吞吐吐道:“先頭部隊本來已經度過了長陵江,但渡江後突然失去了蹤影。”
“這怎麼可能?一支大軍還能消失不成?”高長壽也有些驚訝。
大軍一動,就算隱藏的不錯,也不至於完全消失蹤跡。
難道這個種師義這麼牛逼,都學會了隱身作戰?
這不科學,高長壽將先前鍾權開給自己的地圖攤開,找到了長陵江。
這條江是東西流向,大體是穿過相州南端。
西北軍行至此處,需要向北橫渡長陵江,才能進入相州。
也就是說,這條路基本上是必經之路。
若是順流而下,那就距離目的地更遠了。
除非,西北軍一開始就沒渡江。
那麼,這樣就還有一條路,就是直接越過西倉高原,進入西峽谷,直奔相州城。
這條路會縮短三分之一的路程,但道路崎嶇,又要橫跨一座高原,對行軍阻礙很大。
按照高長壽對歷史上眾多名將的瞭解,兵行險招,也未嘗不可。
“西北軍行至長陵江的訊息從何而來?”
想到這裡,高長壽突然感到一絲不對勁。
長陵江渡口距離相州城有一日路程,而暗衛抵達不過半日,不可能是親自探查的訊息。
“哦,主人,這個訊息是我們截獲的西北軍塘報!”
“截獲的?在哪截獲的?”
“相州東北五里的五馬寨鎮驛!”小頭領立即回答,見高長壽眉頭緊縮,又接著補充,“此報由西北軍統帥種師義親發!”
“是他?!”
高長壽瞬間明白了。
這是種師義聲東擊西的計謀,他一方面從西路行軍,又派先頭部隊進入長陵江,順流而下,趕往相州東境。
當然,這東境的先頭軍只是疑兵,必然不是主力。
而他則故意發塘報誘導北狄軍隊,重點防範東部。
而本就不被注意的西部,更加無人關注。
那麼,他的行軍就會暢通無阻。
果然是名將,此人用兵確實非同一般。
高長壽並不害怕自己截獲了這份塘報,按照種師義的思路,他一定會想方設法,讓北狄人收到這個訊息。
那現在就有一個問題,種師義到底到哪裡了?
如果他能夠悄無聲息地進城,就能瞬間控制洪亮甫。
但前提是自己這一方能夠獲得他的信任,如果被洪亮甫搶先,自家大哥反而危險了。
他急忙轉頭,“小愛,你趕緊派人偷偷從西城門出去,趕往西峽谷,務必要截住種師義!”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