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的日子可過得真快啊!

只是轉眼間,一個新年就已經過去了,而大哥柳振華也在大年初五這天匆匆地踏上了回湖南機械廠的旅途。

在放假的這段時間裡,柳如玉過得非常充實。

她每週有五天時間會去師父那裡學習醫術,而另外兩天則會去跟著家人走親訪友,或者讓大姐柳如花陪她在上海四處逛逛。

此外,在臨去上海農場前,柳如玉還專門去購買了一些在大豐縣上海農場供銷社裡所買不到的一些物品,打算帶去大豐縣上海農場送給她的朋友們。

在即將離開上海的前一天,柳如玉和大姐柳如花特意去給洪愛國洪大哥買了一些他最喜歡的大紅腸和梅林午餐肉罐頭。

不僅如此,柳如玉她還在大姐柳如花的介紹下專程去老人和飯店買了一些糟貨,再跑到杜六房那裡買了醬汁肉和醬鴨,這些都是要送給洪愛國洪大哥和劉站長劉師兄的禮物。

根據大姐柳如花說,這個“老人和”飯店已經有170多年的歷史了。

“老人和”飯店始創於清嘉慶五年(1800年)。

原名為“人和館”,根據諺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而這個“人和”這個名字就來源於此。

後來,因為在1938年遷店址時,又有人又開了一家叫做“人和館”的新店。

於是雙方就打起了官司,後來經過了調解,大家就各退了一步。

後開的店改名為“新記人和館”,原來的“人和館”就改名為“老人和館”,這個事情當時在上海鬧得還是很大的。

“老人和”館最有名的要數豬油菜飯了,不但食用方便價格實惠,味道也很好,因此一直受到廣大食客的喜愛。

柳如玉和大姐柳如花也買了兩份,嚐了一嘗,真的名不虛傳,非常得好吃!

另外,“老人和”的“手工吊糟”的手藝是上海的一絕,也可以說,這是上海的糟滷界的祖師爺了。

“老人和”用香糟泥混合了五年以上的陳年花雕酒、加上了桂花、香葉等香料,沉澱浸泡一夜,再用特製的紗布過濾出汁,糟滷的不但香氣濃郁,而且還帶著點花雕陳釀的香氣。

“老人和”飯店的看家菜有糟雞、糟門腔、糟帶魚、糟毛豆、糟鳳爪等糟醉熟食,糟香撲鼻,鮮口清爽。

柳如玉和大姐柳如花買了不少,大部分帶上海農場去,小部分自已家解饞!

“杜六房”熟食店雖然在上海年數不算長,僅僅三十多年的歷史,但是名頭卻一點也不小。

而且“杜六房”的這個名字的出處,還有一個老上海的故事!

在當時的舊上海,凡是開張做生意的,必須要有靠山,只有在幫派勢力的庇佑下,才能風生水起,生意興隆。

相傳,“杜六房”熟食創始人特聘蘇州陸稿薦等名師,以雞、鴨、魚、肉為主要原料,燒煮熟食,色香味俱佳。

因為這些熟食深受杜家的六姨太(就是當時赫赫有名的青幫大亨:杜月笙的姨太太)的喜愛,遂將這位創始人引薦給杜先生。

為了表達對杜先生的尊敬之情,得到了他庇佑之後,創始人將熟食店更名為“杜六房”。

在新中國成立後,“杜六房”熟食店於1956年進行了公私合營,劃入靜安區副食品公司。

雖然現在已經沒有“杜六房”的牌子了,但是上海人還是習慣的把這個靜安區副食品公司的賣熟食視窗喊作“杜六房”!

上海人只要提到醬汁肉,第一個就是想到這個“杜六房”!

“杜六房”的招牌熟食不僅有醬汁肉、醬鴨、白斬雞、烤鴨、燻魚。。。。。。等等

有名的還有他家的百葉結和滷醉食品(肉、雞、肚、豬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