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洪愛國的黑歷史 (第1/2頁)
七零上海農場女知青柳如玉 能吃能睡霸王龍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隨後,柳如玉也想了解一下自已的那位洪大哥在舍友們心中的印象。
畢竟她和洪愛國接觸時間不長,對他的瞭解還不夠全面。
於是她好奇地問道:
“你們覺得洪大哥這個人怎麼樣?”
舍友們紛紛發表意見,其中一個舍友說:
“洪愛國啊,他可是我們農場的名人呢!”
另一個舍友接著說:
“是啊,大家都知道他有一段不怎麼光彩的黑歷史。”
柳如玉立刻驚訝地問:
“哦?什麼黑歷史?”
舍友們七嘴八舌地給柳如玉解釋道:
“洪愛國他從小就特別愛吃肉,為了吃肉甚至可以不顧一切。”
“沒錯,聽說洪愛國他小時候因為偷肉吃被抓住了,所以才會被送到這裡來開荒。”
“那時洪愛國他才僅僅只有六歲呢!”
柳如玉聽了這些話,不禁感到有些意外。原來洪愛國小時候還有這樣的一面,真是讓人哭笑不得啊。
不過她也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已的缺點和不足,而洪愛國的貪吃也許正是他可愛的一面吧。
不過,小孩子貪吃很正常,畢竟還是孩子嘛,嘴饞一點也情有可原,而且洪愛國那時候畢竟才六歲啊!
不過,一個六歲的小孩怎麼會自已跑到這種地方來呢?
難不成他是個孤兒?
仔細想想,那時候上海剛剛解放,的確有許多失去父母的孤兒流落在街頭,成為了流浪兒童。
那個時候,這個地方可不叫上海農場,而是叫做墾管局。
墾管局最初的辦公地點是設立在江蘇興化,隨後又遷移到了江蘇大豐的新豐鎮,最終才定在了大豐四岔河。
那個時候,墾管局下屬的成員構成相當複雜,除了那些幹部家屬之外,還有一些特殊身份的人。
就比如犯人們,他們被集中在這裡勞動改造;還有一些無業遊民和社會上的流浪兒童。
這些人都被統一稱為\"墾民\"。
而洪愛國正是其中之一,他是因為偷吃豬肉而被抓,然後為了吃到肉,主動要求來到的這裡。
據說,他聽說只要來到這裡就能吃飽飯,還能吃到肉,於是便滿心歡喜地跟隨著大部隊一起來到了這裡。
洪愛國,這個名字聽起來有些奇怪,但對於一個曾經的流浪兒童來說,卻是一種身份和歸屬的象徵。
其實,他原本可能並沒有名字,或者早已將其遺忘。
在那個年代,許多流浪兒童生活在社會邊緣,無家可歸,四處漂泊。
當他們來到墾管局時,便開始了一段全新的人生旅程。
在這裡,每個流浪兒童都會得到一個新的名字。
之所以洪愛國他姓洪,是因為他來自虹口區。
當時,負責收留這些流浪兒童的部門會根據他們被發現的地點來取名,以方便管理和識別。
而“愛國”則是洪愛國他透過抓鬮所獲得的名字。
是的,對於這些流浪兒童而言,他們的名字往往是隨意而定的。
比如,來自黃浦區的孩子就姓黃;來自虹口區的姓洪;來自曹家渡的姓曹;來自徐彙區的姓徐等等。。。。。。
至於名字,則會寫上一堆充滿時代特色的詞語:
愛國、愛民、愛黨、愛華、建設、建國、建民、建軍、衛國、衛民、衛黨等。
然後,孩子們透過抓鬮的方式決定自已的名字。
這種看似簡單的方式卻有著意想不到的效果。
為了讓大家能夠牢記自已的名字,工作人員還特意在碗上刻下每個人的名字,並要求他們在領取食物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