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離家摞下過“倭寇一日不除,就一日不還家”豪言壯語的李辰東出人意外的回家了,還是被人抬著回來的。

跟他一起回來的還有李三的混小子,出去的時候還是兩條胳膊,回來的時候已經只剩下一條胳膊了,隨風擺動的右袖讓管家李三看的是老淚縱橫。

華夏自古就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之說,三小子那被砍掉的胳膊讓李三夫婦的心如刀絞般疼痛。

“回來就好!回來就好,李三,把眼角的眼淚擦掉,別讓娃看到。”

李耀祖說完也悄無聲息地抬起衣袖擦拭掉自己眼角的溼潤。

“風有些大,些許進了一顆沙子”

李耀祖沒來由的解釋了一句,聲音小到只有自己能聽到!

也許,只是說給自己聽的。

“這個混小子,還是當團長的,每次回來,不是孤家寡人,就是被人抬著回來的,老李家的臉都被他丟盡了!”

這句話聲音要大一些,也剛剛夠他家老婆子和管家李三聽到,別人自然是不能讓聽到的,特別是村子裡那些泥腿子面前。

這些個泥腿子,越鬧越不像話了,自從姓楚的八路軍來了之後,李家村的鄉黨們越來越不把他這個族長的話當話了。

還整了一個什麼村民委員會,說什麼村子裡的事全體村民說了算,那些個泥腿子加起來大字識不得一籮筐,他們懂什麼?

本來想著等自己在政府軍中當團長的大小子回來為自己和鄉紳們撐腰的,現在看來還是免開金口吧。

一個躺著半死不活,一個缺了一條胳膊,還有十幾個蔫不拉幾的殘兵!

一看就是打了敗仗回來的,還不如二小子的民兵呢。

“唉,算了,回來就好,跟姓楚的和八路置啥氣?犯不著!”

想到這裡,李耀祖忍不住長嘆了一聲,透著力不從心的無奈和不甘。

“爹,娘,我回來了,就是受了一點小傷,也恢復的差不多了,我沒事,你們不用嘆氣!”

見到自己的爹孃,李辰東從擔架上艱難地爬起來,說話也中氣足了很多。

一是讓爹孃放心,二是在鄉黨面前不能倒了團長的架子。

“嗯,回來就好,先回家再說!”

李三,準備好十幾個人的吃食,大晌午了,大傢伙都餓了,肉要足啊!”

那十來個蔫兵一聽有肉吃,瞬間就來精神了,就像地裡的老倭瓜澆下一大瓢肥料一樣。

孩子們回家了,還有什麼比端上一大碗肉更讓人帶勁的呢。

李耀祖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實用主義者,從來不屑於搞一些虛頭巴腦的東西。

說再多好聽的安慰話,都不如端上一大碗堆到碗裡冒尖的肉臊子面實在!

當然還少不了一小碗酸到掉牙的山西老陳醋。

“娘,再給我拿一頭胖蒜過來!”

“老大,你慢點吃啊,沒人跟你搶,你傷口還沒好全呢!”

李辰東他娘轉頭就去拿蒜去了,邊走還不忘輕唾了一句:

“天殺的小鬼子,下手真狠呢!”

李辰東很長時間沒有吃到這麼帶勁的面了,那堆的滿滿的冒著肥油的肉臊子讓他胃口大開,就著胖嘟嘟的蒜頭下嚥,別提有多香了!

恰面不恰蒜,等於恰一半,吃來吃去還是老孃做的大蒜下面香。

李辰東一口氣吃了一海碗,那碗比他的腦殼還大,就這他娘還生怕他吃不夠,那臊子堆的,就像老李家糧倉裡的麥垛一樣高。

“老二、老三呢,怎麼沒見著?”

幹下一大海碗臊子面的李辰東,才想起來好像沒看到自家那兩個兄弟,隨口就問起了他爹。

不提他家老二、老三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