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七連唯一的機槍火力,威脅最大的就是鬼子的擲彈筒,必須重點盯防。

鬼子早期的擲彈兵全是五年以上的老兵,訓練有素,戰場經驗豐富,平均三發榴彈就能端掉華夏軍隊一個機槍陣地。

七連只有一挺捷克式輕機槍,是唯一的重火力,作為連長的楚雄自然是要重點保護的。

鬼子的一個標準步兵小隊,包括3個13人的步兵分隊(班)和一個三具擲彈筒的擲彈筒分隊,共54人。

每個分隊裝備一挺大正十一年式輕機槍,俗稱“歪把子”。

每挺機槍配備正、副射手各1人,彈藥手2人,彈藥手另外配備一支自衛手槍(王八盒子)。

步槍手8名,各裝備三八式步槍1支,配彈120發,再加上分隊長(班長),總共13人。

有時會根據戰鬥需要加強2到3個擲彈筒組,組成一個加強小隊。

小野小隊就是加強了2個擲彈筒組,總共62人。

光擲彈筒就配置了5支,歪把子輕機槍有3挺,這個火力比七連一個連的火力還要猛多了。

再加上彈藥上的差別,小野少尉狂妄是有他的資本的。

可惜這次他遇到了穿越過來的楚雄,後世特戰精英,槍法堪比頂尖狙擊手,一顆子彈就送他回了九州島。

一個鬼子步兵單兵攜彈120發,分裝在三個牛皮盒內。

前二後一,後面的大子彈盒裡面有十二個5發子彈的橋夾,這些部分是為機槍組攜帶的彈藥。

而剛入晉地作戰的八路軍,平均每支槍配彈10至15發左右,還做不到人手一支鋼槍。

伏擊戰,三槍打完就得衝鋒

人稱“三槍八路”!

我們的先烈,就是在這樣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堅持不懈地與武裝到牙齒的鬼子作戰。

不僅消滅了敵人,還壯大了自己!

向先烈致敬,楚雄第一個就拿小野祭了先烈。

小野少尉陣亡後,第一分隊分隊長就接過了指揮權,所以鬼子的進攻並沒有出現太大的混亂。

只是在第一輪的火力打擊中傷亡了30多人,兵力顯得更加單薄了。

楚雄在陣地上扮演了一名狙擊手角色,短短五分鐘不到,他就擊殺了小隊長1名,擲彈筒手5人,機槍手3人,軍曹1人!

帶指揮刀的或者擲彈兵,都是他射殺的目標。

在楚雄的精準壓制下,小野小隊一直被七連壓著在打。

一個優秀的狙擊手,是可以憑一己之力壓制鬼子一個小隊的;

在陣地戰中,防守方還是有很大優勢的,躲在戰壕裡,被敵人擊中的機率相對要少很多。

小野小隊在傷亡了一半兵力後終於扛不住了,剩下的殘兵,交替掩護著往後撤離。

在退卻的過程中又損失了十幾人,其中至少有3人是被楚雄狙殺的,最後退回去的僅剩下二十餘人。

這輪進攻,小野小隊徹底被打殘,七連也傷亡了七、八人,讓楚雄肉疼了半天。

比他更肉疼的是鬼子指揮官松井直樹大尉!

他指揮的松井中隊,迂迴過來偷襲小王莊八路軍的團部,被大約一個連的八路軍阻擊在小王莊這塊坡地前。

本以為是一場很輕鬆的戰鬥,結果一腳踢在鐵板上,這讓一向高傲的他很是鬱悶。

雙方已經交戰快兩個小時了,松井中隊不僅沒有攻破八路軍的防線,還傷亡了兩個多小隊的皇軍勇士。

特別是剛剛結束的一次進攻,一個加強小隊只回來二十幾人!

照這樣打下去,再來兩次衝鋒,他的中隊就全軍覆沒了。

兩個小時了,八路軍團部和老百姓早已撤離,再打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