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逐漸捉襟見肘,對付一個小小的柳鎮他們也抽不出太多的兵力。

李家村的李耀祖最近是非常的鬱悶,先是自己的三小子和未過門的兒媳婦被土匪掠走,花了好幾千銀元請八路軍救了回來。

結果沒過幾天,兒媳婦趙盼兒就跑了,據說是投了八路軍,但楚連長那邊表示並沒有見到趙盼兒,估計是跑到外地去投八路軍去了。

接著就是自己的大小子,晉綏軍團長李辰東率領的部隊被鬼子打散,撿了一條命逃回來養傷,傷還沒好利落又走了,給他留了一封信,就一行字:

倭寇一日不除,就一日不還家!

又過了沒多久,三小子留下一封信也跑了,他要去找趙盼兒,趙盼兒當八路,他也當八路!

一個兒子在晉綏軍,一個兒子要去當八路,鬼子是那麼好打的嗎?

刀槍無眼,辰東當了團長都能受傷,辰西就更不要說了。

李家祖訓,不參與天下紛爭,可兩個兒子都去抗日去了,只剩下第二個兒子李辰南留在身邊了。

“辰南啊,辰西這個小子又跑出去了,這些個鬼子是這麼好打的嗎?

你可不能再學你大哥和三弟啊,我們李家這麼大產業總需要人照看!

鄉黨們鬧他們的,他們都是泥腿子,腦袋可以掛在褲腰帶上!我們李家不參與,大不了多出錢糧支援抗日!”

“我們老李家三個兒子已經有兩個兒子去抗日了,對得起國家了,你可不能再……”

李辰南這幾天天天聽,耳朵都聽出繭子了,連忙抗議道:

“爹,我知道了,你就不要叨叨了!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沒有國哪來的家?”

李辰南事實上已經參加了李家村民兵連,並且被任命為二排排長。

李耀祖聽完二小子的話,心中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自己這個二小子估計也壓不住了。

等李辰南離開後,李耀祖平時一直筆挺的腰開始駝了下去

“唉!老婆子,世道變了,娃們都不再聽爹的了!鬼子是那麼好打的嗎?”

“當家的,兒孫自有兒孫福,我就覺得娃們沒錯,天殺的鬼子都殺進我們家了,不趕走還能過上安生日子?”

老婆子的話讓李耀祖一陣錯覺,彷彿像見到了另外一個人!

這還是那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對自己的話從來不反駁的小腳老太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