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每年三時四節府裡都要在正院舉行家宴,今年因著還未出老太太的熱孝,各房裡便就自己過了。

琉璃早上去了長房陪蘇姨娘,上晌老太爺去衙門應卯回來,帶了筐新鮮荔枝,因不多,便沒往各房裡送了,只喚了琉璃分了半筐去。

琉璃便又讓蕊兒分了三份,一份給蘇姨娘送去,一份給郭遐,一份自己留著。

晌午就在正院陪老太爺吃飯。

各房來向老太爺請安的工夫,琉璃坐在院裡翻書,月桂忽道春香來了。

春香到她跟前見完禮,便說道:“夫人少爺們都來向老太爺請安,姑娘們也來了,老太爺請九姑娘過去吃茶.”

琉璃遂把書收了,洗手整妝往安禧堂來。

按例請完安後這幫人便該散了,但是到得正廳的時候梁氏齊氏聶氏和姑娘們都還在,浣華見得琉璃便招手讓她上前,琉璃向眾人福了福便在浣華身旁坐下。

淑華道:“九兒可是躲在屋裡剝荔枝去了?”

琉璃道:“哪能呢?正等著你們來吃.”

今日謝氏阮氏也在座,毓華在旁教瑞敏穿珠花,聽見這個便回過頭來笑了笑。

素華道:“既如此,回頭我們便上她屋裡去。

誰教老太爺偏心,只給琉璃一人.”

淑華聽見了,往琉璃看了眼說道:“這倒怪不得老太爺,誰讓琉璃就住在正院呢?”

琉璃點頭:“就是,換成你們離得近,老太爺也給你們.”

毓華直起腰來,回身坐好,說道:“說起來,當初琉璃住進正院也是因著要侍候老太太,如今老太太都故去快半年了,老太爺又時常不在府裡,左右蘇姨娘身子骨也不甚好,有人陪著說說話於身子有利,左右我也想與你無事時聊聊天,不如你就搬回去罷.”

這個話一出來,彷彿牽動了許多人的神經,都往這邊望過來了。

琉璃不防她突然使出這麼一招,頓時無言以對。

齊氏默了半刻,說道:“三姑娘這話很是,九姑娘終究是長房的人,獨住在正院終是名不正言不順。

何況你還認了蘇姨娘為母親,這認了母親還分住兩處,又是哪門子道理?還是搬回去的好.”

琉璃何嘗不明白齊氏意圖,她若是從正院搬了出去,那麼手上拿著的大庫通牌便就得交出來,她僅抓住的一點權力又要就此失去,她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一點威信就又成了泥渣!再一點是,毓華提出讓她搬回去,本身定沒安什麼好心,她在倚壽園住著,毓華便是想做點什麼坑她也沒那麼方便,只要她搬回長房,那就成了她的天下,要弄點麻煩給她那不是易如反掌?琉璃正是顧忌這個所以打定主意呆在正院,齊氏也看出了門道,她才恨不得長房裡鬧得雞飛狗跳呢,哪裡有不趁機推波助瀾的?心裡不免將她憎到了骨子裡。

又想毓華這向不斷向她示好,原來竟是為著這個!心下十分沮喪,卻也毫無辦法。

齊氏這理由實在太強大了,扯出蘇姨娘來,她這一時哪裡招架得住。

想了想,便說道:“三夫人說的甚是,身為兒女,的確該侍奉父母膝下,我也曾與孃親提過這事,不過孃親說我住在長房去梧桐院上學甚是不方便,還是住在正院裡的好,我也就順從她了.”

她說話笑微微地,誰也沒法拿她的不是,齊氏隔了半刻,說道:“蘇姨娘也真是多慮,要去上學的也不只九姑娘一人,長房裡不還有三姑娘麼?合著你竟比三姑娘還嬌貴些,走不動這幾步路?”

她邊說邊往毓華看去,毓華只是微微笑了笑,什麼也沒說。

但她這不說話,卻反比說了還顯得有用。

旁邊坐著一直沒吭聲的梁氏這時也瞧出些門道來了,望望這二人又望望老太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