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東昇所習的《望氣鑑寶術》根本就沒有講述使用望氣鑑寶術,在鑑定寶物之時會出現似是而非的情況。
而這個版本的《望氣鑑寶術》不僅提到了這種情況,而且還說了原因。
正是氣機。
所謂望氣,望的是氣韻。
以氣韻定寶物的等階。
氣韻由氣機構成。
天地元氣,氣機變幻不定。
如果不能鎖定氣機,自然撲朔迷離,似是而非。
可如何鎖定氣機?
這張卷軸上沒有說。
侯東昇閉上眼睛,靜靜的思索了起來。
廖不凡一臉恭敬的站在一旁大氣也不敢喘一口,生怕打擾到侯東昇思考。
良久之後……
侯東昇:“你施展一次鑑寶瞳術可有什麼不適?”
“感覺眼睛好像進了沙子,酸脹難忍.”
侯東昇:“會不會流淚?”
“當然會!三年前我剛剛練成此術的時候,每次施展都會淚流不止,需得閉上眼睛,兩三個時辰之後才能完全恢復;一年之後,每天若只施展一次並不會流淚;兩年之後可施展三次,即使到了如今的境界,一天也不能施展五次,否則必然淚流不止……可即便如此,我用此瞳術鑑定寶物依舊感覺似是而非,難以確定,即使真正的重寶擺在面前,也無法透過其氣韻看出其端倪,除非事先就知道此物是重寶,方才容易捕捉氣機,可既然已經知道的是重寶,那用鑑寶瞳術又有什麼意義?”
廖不凡顯然也被這門法術折磨的不輕,說起來頗為激動,恨不得捶胸頓足。
明知道是重寶再用望氣鑑寶術看一眼其實還是有意義的,至少可以證明是真的重寶。
畢竟這就是鑑定的過程。
鑑寶師見到一物品,根據自己的學識,判斷有可能是重寶,於是再用望氣鑑寶術,觀察一下其氣韻。
其氣韻若真的符合重寶的品質,那便八九不離十,絕非贗品。
散修若是想拿這門道術去地攤市場上撿漏,估計不行……
若侯東昇猜的沒錯,這門道術恐怕根本就不是撿漏的……
一部每個鑑寶師都能學的道術都能用來撿漏,那這世間的撿漏王只怕多得數都數不過來。
應當如此了……
《望氣鑑寶術》絕非自己想象中的那般神術。
若真是那等神術,便應該叫做《望氣尋寶術》。
鑑寶術三個字,其實已經暗示了這部道法的真正作用。
想要在地攤市場上撿漏,光習這門道術肯定是不行的,還得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博覽群書,增長見聞,再研習心理戰法才可能成為真正的撿漏王。
想到這裡,侯東昇嘴角一翹,露出了了然之色。
廖不凡:“還請侯道友賜教!”
“你不能鎖定氣機的原因很簡單,乃是因為……”說到這裡侯東昇,突然住了嘴。
他看向了緊閉著的房門。
廖不凡正側耳傾聽,突然發現侯東昇住嘴不言,當即心癢難耐,抓耳撓腮,見侯東昇看向木門,神識探出……
嘭!
一名青衣客推開了木門。
青衣客:“廖長老!”
“滾!”
廖不凡面部扭曲的吼道。
青衣客連滾帶爬的離開。
侯東昇:“那是何人?”
廖不凡連忙擠出一張笑臉道:“那是本幫的一名趟子手.”
“廖道友是哪門幫派?”
侯東昇大感興趣的問道。
雖然廖不凡對回答這些問題毫無興趣,但面對侯東昇的詢問,他自然不敢隱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