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傅玠立刻便堆了滿臉的笑,湊到侯夫人面前道:“祖母不知道,這時候羹雖是鹹的,若加了湯圓那便成甜的啦,若是再有花燈呢,那就更甜啦.”

侯夫人便將那調羹往桌上一撂,直笑得喘不過氣來,邊笑邊道:“哎唷,你這小猴兒什麼時候學的這麼說話了,這是變著法兒要去看花燈呢.”

傅玠立刻打蛇隨棍上,攀著侯夫人的袖子便扭了起來,口中央求道:“祖母祖母好祖母,您就應了孫兒吧,那朱雀大街的燈會孫兒去年便沒瞧成,今年您便賞孫兒去瞧一瞧吧,祖母祖母,祖母誒——”那最後的一個“誒”字拖得極長,直叫一個跌宕起伏、蕩氣迴腸,便說是繞樑三日亦不為過。

不得不說,這傅玠實在很會撒嬌,段位高出傅珈不知多少。

從開頭埋伏筆到最後抖包袱,設計得那叫一個巧妙,比傅珈一味的嗲聲嗲氣可高明多了。

侯夫人聽了這聲喚,自是笑得更開懷了,摟著傅玠道:“便是要去看花燈,你這個彎兒也繞得太遠了.”

傅玠見侯夫人的話並沒直接駁回,不由精神一振,又是好一通央求,傅琮也跟著湊過去一起求。

侯夫人被他們哄得十分歡喜,卻又故意板起臉,在傅玠額上戳了一記道:“便只想著去頑,那街上人那麼多,若擠著碰著可怎麼是好?”

傅玠一聽這話裡的意思,卻不是不叫去,倒像是準了。

他心下喜極,立刻更加賣力地撒嬌賣萌起來,又是一連串的“好祖母親親祖母”,又是保證“定不亂跑,就看看,保準乖乖聽話”,還跑過去替侯夫人捶背,祭出了一整套耍寶大法,將侯夫人哄得笑個不停。

最後侯夫人便將這事應了下來,答應府中的孩子們在十五那天皆去朱雀大街看花燈。

即便傅珺有個成年人的芯子,也為這訊息歡欣不已。

身為這個時代的女子,出一趟門著實不易。

而能有機會見識一番古代元宵燈會的情景,真是想一想都叫人興奮。

餘下的日子裡,府裡的孩子們跟著了魔似的,一個個恨不得一眨眼就能過掉一天,讓正月十五快快到來。

便連最最沉穩的傅琛,有幾次也加入到小蘿蔔頭討論燈會的談話中去。

傅玠還叫人去買了好幾盞小花燈,先在府裡自己頑了一回,又拉著傅瑤、傅珺等幾個姐妹,一同制燈謎猜著玩。

侯府孩子之間的氛圍簡直是空前地好。

時間轉眼便到了正月十五上元佳節。

這一日,侯夫人因晚間要去宮中領宴,而崔氏與王氏又皆有孕,便定下由大房夫妻並傅庚三人一同出馬,帶著孩子們去看燈。

至於傅庭,侯夫人去宮裡卻是要由他護送的,便不能跟著去看燈了。

白天的時候還一切如常,傅珺對晚上賞玩燈會的情景期待不已。

誰料歇過午覺後沒多久,王氏便發現身上見了紅。

此事非同小可,傅庚也顧不得旁的了,厚著臉皮說了一筐好話,將那魯醫正又請了過來。

這一次,魯醫正給王氏切脈可不像上回那般觸手即放,而是細細地診了好一會才罷。

隨後又開了整整三副藥方子下來,藥的吃法極為繁複。

傅庚見狀便十分擔心,那魯醫正卻道,王氏胎相雖還穩,但身體卻有些虧虛,需得靜養,先照方子吃藥,待明年開春後便可無礙了。

王氏既身體有恙,傅庚便想留下來陪著她。

豈料宮中忽然傳旨下來,叫傅庚晚上跟侯爺同去領宴。

傅珺便想著,乾脆她留下陪著王氏也好。

傅珺正在西廂暗自思量,忽聽外頭有小丫頭報“三姑娘來了.”

傅珺不由訝然,叫小丫頭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