夠安心地偏居一地。”

“齊道友,這與心劍……”

“文道友,你不必急,且聽我慢慢說。”

史師兄看了文豪一眼,文豪無奈地點點頭。

但說完剛剛那段話,接下來,齊月又談到了遠古。

藏海界雖只是中小世界,可因與高階世界衡元界的聯絡十分緊密,所以這裡的傳承也比較完整。

根據現已發現的人族留下來的歷史,修仙界大概將其分為了洪荒、太古、遠古、上古、近古,以及至今。

太古時人族還未有文字記載,只能從遠古時代的記載中推斷洪荒時代是神魔與荒獸共存,太古雖有人族,卻還未開蒙,與同時代的神魔一樣衣不遮體,同為野人,都是天為被,地為床,但人族卻命如蜉蝣。

而到遠古,荒獸退出一線,神魔開始佔據上風,成為當時的主人,人族也漸漸會學會抱團取暖,雖說還是茹毛飲血,卻也因靈智漸生,從而產生了更大的野望。

“……那時神魔強大,獸族依附神族而生,妖族初生時雖也不被其他種族認同,可一旦長成,也是實力強悍,依舊能在上古之地穩佔一席之地。

唯有人族,天生體質孱弱,雖有明辨是非曲直之眼(這裡指的不是肉眼,而是慧眼)、領悟天地萬物情慾之心、巧奪天工開物之能,但終受壽命所限,很長一段時間無法突破人族的困境。”

“……再後來,人族學習上古神魔修煉之法,吃荒肉,浴獸血,悟神文。”

“到了上古時代,人族的天縱之才不斷出世,而神魔遵循天地輪迴,開始退居二線,無人再與人族扳手腕,也是自那時起,人族漸漸有了興盛之象。”

“從此修仙求道之人,如雨後春筍,煥發蓬勃生機。人間奇術異士之多,更似如今腳下雜草,隨處可見,而修煉的各種法門,毫不誇張地說,更是俯首即拾。”

齊月的話說得在場的眼前只覺得浮現一副盛景,仙人當道,修士多如狗,人族鼎盛時期,莫過於上古。

然而,這些卻都還不是齊月今天要說的主題。

等他們心緒都稍稍平靜了些後,齊月沉吟了一會,才繼續道:

“其實,我說了這些多。從頭到尾想強調的都只有一點,上古人族求仙問道,與我們求道的目的有很大的不同。

上古人族昌盛,但危機也依舊不少。所以他們求仙問道,首先求的是道,自己的道,然後才求的是仙,仙不在道前,無道絕不求仙。”

史師兄心中一跳,與身旁的師弟師妹們對視一眼,他舔了舔嘴,“齊道友……”

齊月笑了笑,“史道友別急,我這就快說到重點了。”

“……好!”

史師兄心中總有種感覺,齊月說的這些,或許會有悖於他們今天之前所習慣的觀念,甚至還可能造成他們是顛覆性的觀念置換。

“回到最初的話題,我說到上古並沒有劍修、符修、陣修等之流的稱謂,因為上古時期,不說每個修士都六藝精通(此六藝並非是琴棋詩書畫茶這幾種藝術,而是指文、陣、術、符、器、丹這六藝),但至少能夠成功留在人族青史上的人族大能,大多都精通兩藝,或三到四藝。”

“他們對藝從沒有高低之分,只認其存世價值。而關於心劍,在上古時期,又被修士稱之為真正的劍道,與佛道同屬於文藝一類。”

心劍,劍道,文藝?

這六個字分開來說他們不懂,而合起來說,他們就更不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