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重臣,可是現在自從徐庶來了之後局面顯然就變了。

徐庶無論何時都顯得自信,從容,每次又是智計百出,實在不得不能讓曹操對他有所警惕。

眼前曹操的小心思當然也沒有瞞過劉辯的心思,他早就已經習慣了這些殺人不見血的政治伎倆,不過他倒是樂意看到這些,免得曹操天天覺得自己沒他不行。

“先生,你就不要藏拙了,朕也的看法.”

劉辯嘴帶笑意,看向徐庶。

“既然陛下開口,我也只得開口了.”

徐庶淡淡看了一眼曹操,他當然也不是泥人,曹操老是有意無意地針對他,他也有點不爽。

“陛下,雖然在泰山郡的黃巾人數有十五萬之眾,但是黃巾的實際戰鬥力並沒有如此兇猛,劉岱並非草包,臣相信他還是能再支撐一段時間.”

徐庶開口。

“那我們如今應該先解決何處?”

劉辯發問。

“若是我們先除掉濟陰的徐和,就能夠讓陳留的張藐騰出手來與東郡的橋瑁一起兵出東平,從後圍攻,呼應在濟北對抗東平耿凌部的鮑信.”

徐庶輕搖羽扇,語氣淡然,渾然已經將一切算在了心裡。

而曹操卻皺著眉,徐庶的戰略雖然智慧,卻遺漏了一個重大的地方。

“徐大人是否遺漏了山陽?山陽是戰略要地,若是失守,恐怕對局勢不利.”

曹操眼神中精光一閃而過。

劉辯沒有急著說話,智商達到了徐庶的智商後,是不可能犯下如此低階的錯誤,他相信徐庶一定還有話要說。

果不其然,徐庶微微一笑,反問曹操,“山陽如果都不是我們的地盤那談何失守一說?”

“陛下,山陽的太守是袁遺,此人是袁紹的表兄,而袁家對朝廷的忠心程度,陛下想必是心知肚明的.”

徐庶看向劉辯。

“袁家確實不可信,先生繼續.”

劉辯點頭。

“陛下只要攻破了濟陰,出兵包圍山陽,除去袁遺的兵權,自然可以將山陽收入囊中,還可以補充一波兵力,我們再借道經過東平,去往泰山.”

徐庶侃侃而談。

曹操的臉色有一絲難看,心裡默默嘆氣,他倒是沒指望徐庶犯下這種低階失誤,不過徐庶的計謀如此縝密,絲絲入扣,倒是讓他心裡感嘆從此劉辯又多了一個重臣。

“好,先生果然沒有辜負朕對你的期望.”

劉辯是越發的欣賞徐庶。

劉辯做事的風格向來是雷厲風行,既然已經決定,他也沒有絲毫耽擱,馬上下令。

“許諸!”

“末將在.”

許諸聽了徐庶的計策,其實也是內心感嘆,自己還是比較適合做做武將。

“朕命你,馬上領軍三萬,經過潁川,往陳留方向前進,助張藐一臂之力.”

“是!”

許諸領命,退在一旁。

“孟德!”

“臣在.”

曹操面色肅穆,恭敬地站在了劉辯的面前。

“你陪同許諸,手持朕的聖旨,沿途命令張藐和橋瑁等人出兵.”

劉辯看向曹操,淡淡地說,“如果他們抗旨不尊,你知道怎麼處理吧.”

“臣遵旨!”

曹操領命後退到了一旁,心中卻是一沉,劉辯每次出兵,自己都是待在劉辯的身旁,這次劉辯卻把自己派出去。

莫不是因為徐庶,這實在是不能讓曹操多想。

劉辯揉了揉太陽穴,雖然徐庶對劉岱有信心,但終究對手人數太多,十五萬的黃巾,劉辯也不敢保證劉岱同學就一定能夠扛住,自己還是要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