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該如何。
徐庶笑道:“第一步,自然是先要舉兵攻打公孫瓚.”
涼州地勢自成一派,進可攻,退可守,若是真的酣戰,怕是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真的結束。
而公孫瓚處,下有袞徐,上有幽並,中間還有司州,乃是五州環伺。
而冀州,孫堅為袁術大將,是因為袁家是是國之重臣,可袁術反叛也已經被誅殺,自然是讓身邊謀臣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分析其中利害,讓其明白該當如何。
所以,冀州可以放緩,短時間內不用擔心。
青州,孔融乃是忠良志士,可讓敗軍想辦法與之聯合,守住冀州邊界,讓公孫度進無可進。
至於烏恆部落看重錢財,遊說公孫度不能允諾給予錢財,便能使二人有異心產生猜忌爆發內訌,便能解決幽州的燃眉之急。
。
至於公孫瓚,因為拒守青州,攻冀州,但是袞州和徐州還有兵力,可以讓二州兵力聯合,牽制。
徐庶逐一說出破解之法,但曹操卻說這不過是泛泛之談,而且放著涼州不管,又怎麼能依計行事。
對此,劉辯卻一言不發,昨天夜裡看地圖的時候,也著重看了這幾個地方。
徐庶所言並非過於理想化,只是實施起來有些不易。
“涼州怎麼能不管,只是你們現在根本沒有能力兼顧,只好暫時將其放下.”
此言一出,劉辯無話,沒有人比他更清楚現在自己的真正實力,徐庶剛剛說的那些也都是基於他現在的實際情況。
倘若手上得兵馬足夠,又怎麼回來這個地方,直接大軍攻上去,以絕對的實力碾壓,別說一個公孫瓚,就算是十個照樣能踏平。
“先生,繼續.”
劉辯知道徐庶還有後話,忍不住你催促了一聲。
“漢中張魯,生來野性,卻因為董卓一人之口,成了匪寇,更是益州劉焉拒絕朝廷的藉口,只需要一道聖旨恢復其名譽,封為平西大將軍,供給物資,便能讓其從益州出兵涼州,直殺涼州後方,同黃埔嵩前後形成夾擊之勢.”
“雖然這樣不能保證重創西涼,但是可以讓其沒有力量再攻擊司州,這樣也能讓你們的兵力得到緩解,並且劉焉沒有拒絕的藉口.”
徐庶胸中自有乾坤,說到此劉辯也明白其中要害。
劉焉乃是漢室宗親,而且一道聖旨下去,從匪寇成了領兵打仗的大將軍,亦是整個漢室為其正名,如此殊榮僅一人只有,若是其拒絕出兵,必定會被天下人口誅筆伐。
一環接一環,環環相扣,不禁讓劉辯大喜,沒想到這徐庶的聰明才智還真的給他想到了解決的法子,當真是高人一語,醍醐灌頂啊。
如果張魯這步棋走的好,恐怕是連馬騰等人也意想不到。
關鍵是還能反將劉焉。
而一直有些看不上徐庶的曹操更是連連稱讚,好一招借力打力,不得不佩服起機智過人。
“先生計謀,實在是讓人驚歎,方才如有不敬,還望切莫掛心.”
承認別人的能力,不丟人,誰讓自己的腦子不靈光呢。
徐庶亦是宰相肚裡能撐船,搖頭說無妨,言道:“這本是諸侯之間的周旋計策,也只有這樣才能讓你們的麻煩解決.”
任它是什麼計策,只要能解決問題就是好辦法,劉辯更是感慨,身邊有一個得力的謀臣當真是如虎添翼。
一員猛將雖然重要,但行軍打仗豈有常勝不敗的道理,更何況勝敗乃是兵家常事。
可只要打仗,就少不了勞民傷財,對天下百姓或者是兵將來說,都不是一件好事。
但只要計謀用得好,便能減輕強攻造成的損失。
“徐先生好計策,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