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還是不言,但公孫瓚所說的確實是事實,這不能裝傻含糊過去。

如今漢室四處起兵,戰事連連,全都是因為漢室咎由自取。

關他公孫瓚什麼事情,倘若漢室安定,就算給公孫家機會,也挑不起這樣的事端。

一切因果皆是漢室給了機會,既然有機會造反,為什麼不呢?公孫瓚見劉備半晌不說話,只好起身來到跟前一番推心置腹。

若是放在以前,漢室宗親的確讓人羨慕不已,但到了如今地步,這只不過是個空殼子。

“如今你在我這裡,我待你也不薄,若是這次你能協助我,能攻下冀州,你就是那中山王.”

劉備轉頭看向公孫瓚,眼中也露出驚異神色。

“難道我說的話,你還有懷疑?”

“你我二人之間的關係,自然不會懷疑,若是我真的協助你,又有什麼顏面面對漢室之人.”

公孫瓚深知劉備心中的擔憂,可現在嘴皮子都快磨破了,沒想到還是在乎這種虛頭巴腦的東西。

在公孫瓚的眼中,實在是看不出漢室宗親有什麼值得留戀的,不如自立為王來的痛快。

“看來賢弟是覺得中山王不夠啊,只可惜那只是一個冀州,地界還是太小,若是能打下天下來,就讓兄弟你一人坐擁冀州如何?”

“此事,我還需要慎重考慮,不如給我些時日在答覆?”

公孫瓚也知道不能強人所難,且二人本就是同窗,劉備的能力他都是看在眼裡,若是真的能得到他的青囊相助,定會事半功倍。

回到房中,劉備便陷入了沉默,公孫瓚的想法有些囂張,若他的目標只是冀州,到是在情理之中,可後面那句贏得天下,可謂是前路阻礙頗多。

剛剛公孫瓚的那番話,關羽張飛也是聽了的,不過三人是兄弟,至於要怎麼決定還是要看大哥的。

“方才公孫的話,你們也聽到了,心中有什麼想法嗎?”

劉備此時一腦袋漿糊,生怕自己是當局者迷。

這個時候就很需要有清醒之人能點撥一下。

“大哥,依我愚見,公孫瓚所說的倒也合理,旁的仰仗都不如自己稱王稱霸.”

一番思索後,劉備終於下了決心。

“既然兩個兄弟覺得公孫兄說的有道理,那我也就不多顧及,現在就去告訴他我的決定.”

隨即三人再次來見公孫瓚,公孫瓚就連他自己也沒有想到劉備考慮的竟然這麼快。

“看來玄德已經考慮清楚了.”

公孫瓚道。

“協助你攻下冀州這不難,但是我有一事相求.”

劉備說。

公孫在此時心中大喜,他等的就是劉備的這句話,只要他願意協助攻打冀州,別的事情都好說。

“不論何事,但說無妨.”

公孫瓚道。

“還望事成之後,公孫兄能保留漢室封號.”

劉備說。

還以為是什麼重要的事情,原來只是那些無用的虛名,反正只要贏了天下,什麼封號都是前朝舊事,與他何干。

“若是漢室能封我董卓之位,未嘗不可.”

關於張飛一聽,站出來相勸:“當今皇帝昏庸無道,大哥只是清君側,重整山河,造福萬民.”

最在意的事情現在已經定下,劉備也就別無所求了。

“現在袁術已死,孫堅尚無主公跟隨,我們應該與他聯合,共商大計.”

公孫瓚點頭如是,讓劉備繼續說下去。

“只要我們能夠和孫堅聯合,佔領了司州,在出兵涼州,對外面說我們這是清君側,難不讓劉辯從益州返回,到那時候我們則是進退可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