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
陸宇沒有猶豫就答應了下來。
他卻不知道,這一答應,為陸宇開啟了一個全新的賺錢之路。
最近廠裡的工作也沒有那麼忙碌。
陸宇改良了梳絨機之後,又小小的改良了一下紡線機,隨後就再也改良不了別的機器了。
但是這些對於棉紡廠來說,就已經足夠。
再加上陸宇已經不需要天天去車間維修機器,只要在別人搞不定的時候去看一看就好,所以很多時候,他都很閒。
張聰沒事就拿著題目來問他,讓陸宇重新找回了做教育公司時候的激情。
張健康從張聰這裡得知了他每天都要問陸宇很多題目之後,沒說什麼,只讓周巧梅每天多做點飯,讓陸宇父子倆過來一起吃飯。
周巧梅自然答應下來。
張強也很自覺地天天跟秦向前一塊,有時候在陸宇這邊,有時候去找常優,和吳秋月他們一起寫作業。
一個周之後,張聰有些不好意思地看向陸宇。
“秦叔叔,有件事想問問你的意見。”
陸宇看著張聰做的題目,點頭,“你說。”
“我有幾個同學,想讓您給他們補補課,他們家長說,可以付補課費的。”
此時,還是在1986年,陸宇不得不佩服這些想到了付費補課的家長。
教育界的內卷,大概就是從這時候開始的。
陸宇在經歷了前面被舉報這件事之後,便對棉紡廠的工作不是很看重。
之所以留下,一個是因為本錢和沒有合適的機會,一個是因為看在張健康的面子上。
現在,機會出現了。
如果可以,他便放棄工作,專心,再次,踏上自己先前的路。
陸宇找不到拒絕的理由。
“那就晚上吧,我們5點半下班,從六點半到八點半,週末可以來半天,剩下半天我得帶秦向前出去玩。”
張健康立刻表示給張聰第一個報名交費。
陸宇拒絕了。
“咱們倆這麼多年交情,哥你再跟我來這些?”
張聰便成了陸宇小小補習班的第一個免費成員。
“對了哥。”
決定之後,陸宇又問張健康,“你說這事還會不會被人拿出來說?”
張健康想了一下,“你用到的又不是廠裡的技術,問題不大,實在不行的話你在外面教吧,畢竟廠里人多眼雜。”
確定了人數之後,陸宇便出去租了間房子,平房,一年十塊錢。
他帶著秦向前,張強和常優一起打掃衛生。
三個孩子年紀不大,幹活倒是賣力,很快屋裡就被打掃得一乾二淨。
張健康還給他搞來了一箇舊黑板。
有位家長不知道從哪弄來了一批淘汰了的桌椅,放在裡面倒也合適。
陸宇想過他會在80年代選擇做生意,但是也怎麼也沒想到,他會再次從培訓行業開始。
第一天,這裡就來了七個學生,跟張聰都是同學。
秦向前知道陸宇要掙錢,也不打擾他,自己搬著小板凳坐在屋裡看小人書。
教了一晚上,陸宇心中就在感嘆這個年代學生的好學。
與二十一世紀出現的很多讀書無用論不同,80年代和90年代,讀書是最有用的年代。
他們這個時候,是知識的力量最為磅礴的時候。
而這些學生也深知這個道理,一個比一個努力,一個比一個拼命。
就是為了讓知識去改變自己的命運。
八點半準時下課,大多數人都不願意走,還想再問陸宇一些問題。
一直到了九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