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即便如此,朱常淵並沒有放棄朱聿鍵,心中始終給他留著一個位子。也想要在考察他一番。

要說論威望,這一點無疑還是朱常寧!

因為朱常寧是自己的老班底,是跟著自己打了第一仗的生死親兄弟,現在還兼任了十二部之一的尚書,甚至,朱常淵想過要給他封王。

所有這些決定了,朱常寧在百官中的威望無疑是最高的。

看起來,朱常寧和朱聿鍵的PK中,朱常寧佔了絕對的上風。

將朱常寧推上皇位,朱常淵沒有什麼不放心,只有一點,那就是自己這個堂兄弟對前朝太子朱慈烺是個什麼態度。

自己千辛萬苦將朱慈烺尋找到,贏得了張嫣的歡心,而且,他如果所料不錯,日後這一點肯定會使他成為歷史上絕代明君最顯赫的標誌。

想想看,能夠容忍前朝太子,不但沒有殺朱慈烺,還將他養活,給予他豐厚的生活物質,這種氣度這種豁達,那是一般的君王可以擁有的嗎?

但是,隱患就是隱患,朱慈烺終究是前朝太子。

自己可以容忍,並不代表著別人可以容忍,萬一自己以後離開了這一界,新皇登基之後悄悄的將朱慈烺弄死,這豈不是讓他的初心蒙塵。

關鍵是,朱慈烺是個很不錯的小朋友,多年前和自己結識以來,兩人亦師亦友,朱常淵對這個小朋友也是真心喜歡的。

張嫣不希望他死,自己又何嘗希望列祖皇帝的遺骨慘遭屠戮。

崇禎對不起朱常淵,朱常淵也非常反感。

但那都是政治需要做出來的幌子,他內心深處對於這個“君王死社稷”的皇帝還是充滿了崇敬和憐憫的!

所以,要立誰為儲君,還要試探一番!

泰正元年八月,朱常淵詔令:唐王朱聿鍵回京!

同時,為了讓朱常寧能有個和朱聿鍵對應的平臺和身份,以他功高又是宗室為由,冊封為日月王。封地更是了不得,就在日月島。

也可以說,朱常淵這是要把日月島送給朱常寧私有!

反正自己以後要回到現代社會,這些東西總歸還是他的。

泰正元年秋。全國藩王全部被遷移到了海南島,那些藩王們留下的土地自然成了朱常淵的囊中之物,不過他全部無償分給了貧民流民。

同時,全國範圍內的土地改造也進行的不錯。

秋天,對於老百姓來說是收穫的季節。對於朝廷來說也是如此。

比如,朱常淵建國以來的第一次賦稅開始了徵繳。

各州府縣衙門將自己轄區內的稅收情況上報到省裡,省裡統一先將單子報到中央,而後,才會將手來的稅銀往中央繳納。

朱常淵拿著統計報表,邊看邊點頭。

透過土地革新運動,陝西、河南、遼東、山西還有河北這些北方的省份最先完成了土地革新,所以,這些地方的賦稅自然也是最高的。

但是反觀江南幾個富庶的省份,賦稅的數量反倒不如華北。甚至於更誇張的是,一個小小的臺灣所繳納的賦稅竟然超過了半個江南。

這也是讓朱常淵大跌眼鏡,將奏報往桌子上一放,對群臣說道:“這些資料想必你們內閣都看到了吧,有什麼想法?”

劉宗周說道:“陛下明見萬里,對於土地革新帶來的這一項好處,臣等皆是始料未及!”

他所說的好處就是賦稅了!

前明末年的時候,崇禎每年的賦稅不過區區四百萬兩,還不到洪武年間每年兩千萬兩白銀的五分之一,所以。才會有那麼多計程車兵沒有軍餉,陝西的災難才無法解決。

如果他有洪武年間的稅收,府庫中存了大量的銀子,就是整個陝西之地絕收又有什麼關係。國家接濟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