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試探結束。

朱常淵得出的結論是,無論以後誰接任自己的位子,朱慈烺都不可能有活命的機會!

泰正元年後半年的事情很精彩,像是演了一出規模宏大的宮廷劇。

首先,老福王朱常洵的次子,也就是曾經那個弘光朝廷的皇帝朱由崧的弟弟朱由渠,突然之間就被過繼到了皇帝朱常淵的名下,成為了朱常淵的兒子。

這件事如果發生在一般的百姓家中,就是一件無足輕重的事情,只要過繼的雙方家人你情我願,就是老天爺也不會阻攔。

但是放在皇室的話,就有些詭異了。

皇帝要過繼兒子,那麼只有一個訊息,就是皇帝可能意識到自己生不出孩子了。

再結合朱常淵現在已經是二十三歲的年齡,後宮已經有了一後五妃,卻沒有一個子嗣的情況,這足以讓文武百官腦補出許多東西了。

皇帝沒有能力,皇帝生不出孩子。

這都沒有關係,歷史上沒有子嗣的皇帝也不是沒有,多著呢。

過繼一個孩子過來沿襲江山,也沒有關係,當年南宋開國皇帝趙構、後周開國皇帝郭威,都是過繼的別人家的兒子,不也一樣可以完成江山大統嗎!

但是朱常淵不一樣。

按道理來說,他有一個堂弟朱常寧,即便百年以後不將位子傳給堂弟,也應該將堂弟的兒子過繼到自己名下,即便不把堂弟的兒子過繼過來,那麼他還有很多堂弟,渤海王的王室還有諸多男丁。

為什麼要把朱由渠弄過來?

百官不理解,朱常寧就更不理解了,於是乎,朱常寧帶領文武百官幾次三番上書皇帝,要求他不要過繼朱由渠。

朱常淵何等的強勢,百官對於他來說只是擺設。所以,朱常淵僅用四個字“此朕家事”就堵住了他們的嘴巴。

這場鬧劇中。最高興的就是朱由渠了!

他是福王的兒子,當年萬曆天子在的時候,就無數次的想把太子給換掉,改立朱常洵為太子。可是大明百官的戰鬥力實在是爆表,就連強橫如神宗皇帝的人也沒能成功的改換掉太子。

但是,有一次福王家來了一個仙風道骨的道士,跟在福王屁股後面說他們家當出天子。果不其然,後來福王的庶長子朱由崧在南京建立了新的皇朝。做了天子。

可惜,朱由崧的天之子位並不穩固,才做了堪堪半年的光景就被朱常淵砍掉了腦袋。

這次,大明新君竟然過繼他為皇子,這就不能不讓朱由渠想到他家族的故事了。

坊間早就傳說當今天子天矮,無法生育,此時此刻,朱由渠是徹底的信了。而且,對於自己家的那個天子傳說再一次充滿了信念。

事情真的像他想象的那麼順利,到了京師以後。得到了朱常淵和皇后的熱情迎接,然後就直接將他安排在了東宮之中。

這還不止,將朱由崧安排進入東宮的第二天,就開始慌慌忙忙的幫他選妃。

第三天,朱常淵在朝堂上親自提出來要冊立朱由渠為皇太子!

朱由渠的心裡都樂開了花。

只不過冊立皇太子之事事關重大,百官又不同意了。

候恂、劉宗周、嚴宏、孔和等十一閣臣聯名上奏:陛下過繼皇子可,冊立皇太子亦可,但古語有云:宜擇其賢者而立之。今皇子朱由渠,貌雖端良,然品行不佳。望陛下優選宗室子弟。如宋高宗之故事!

宋高宗當年過繼冊立的時候,並不是僅僅只過繼了一個皇子,而是一下子弄來了兩個,也並不是如朱常淵這樣急匆匆的冊立太子。而是觀察了好多年,認為哪個比較合適當皇帝然後再冊立。

朱常淵一如過去強勢,甩了甩袖子說道:“此事朕意已決,就冊立朱由渠為皇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