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賢心性堅毅,竟然硬生生承受住痛苦,把痛苦作為磨礪,作為自己螻蟻化龍的風吹雨打、電閃雷鳴。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我要做人上之人,我不要再讓任何人掌控我的命運,誰也不能掌控我的命!”

魏忠賢咬牙堅持,根據寶劍傳遞而來的天怒心法,引導氣血貫通經脈。

不知過了多久,魏忠賢終歸還是沒能撐過去,昏倒在了地上,李瑾瑜悄然現身,為他服下三顆保命的丹藥。

五個時辰後,經歷完洗筋伐髓的魏忠賢,帶著天怒劍和容氏趕赴滿清。

容氏是一把雙刃劍。

帶著肯定會被人懷疑,同時卻也是最好的軟肋,只要把軟肋送上去,滿清縱然有懷疑,該給的官職卻不會少。

趙大趙二武三思先後身亡,魏忠賢帶著天怒劍去往滿清,苗疆的事情初步得到解決,接下來就是繁雜事務。

首先,安撫苗疆百姓,修整被打壞的房屋、道路、橋樑,重建南詔城;

其次,南詔這個名字留用,朝廷在此設立南詔都護府,剛從京兆府尹調任而來的包拯,是首任南詔大都督;

其三,應三位大祭司的邀請,幫助苗疆重新劃分地域,統計人口,三位大祭司各自任命為對應州府的刺史;

其四,何玉虎卸任教主,成為嶺南道安南都護府大都督,五仙教新任教主名為藍鳳凰,是紅苗大祭司弟子;

理論上來說,苗疆之地仍舊是苗人掌控,但統治結構,已經發生改變。

倒不是李瑾瑜毀諾,而是三位大祭司帶領數十位苗疆宿老懇請,李瑾瑜不好意思拒絕,只能主動幫助他們。

待到框架搭建完畢,已經過了足足兩個月時間,李瑾瑜把餘下的事務交給包拯和宋璟,帶人返回到金陵。

李瑾瑜離開的這些時日,江湖中發生了許多變化,前些時日分派出去的各種事務,大部分也都已經完成。

首先是東瀛派來的使者。

這些人在中原一年時間,靠著重金和美色,結交了不少關係,柳生家族的某幾位弟子,甚至在中原開宗立派。

此門派名為“扶桑門”。

準確的說,應該算是“分堂”。

隋唐交接之際,有風塵三俠,也就是虯髯客、李靖、紅拂女,大唐一統天下之後,虯髯客乘船東渡東瀛。

原本只是打算隱居,但在東瀛的日子著實無聊,便創立了扶桑門。

扶桑門並未流傳太久,虯髯客坐化之後,扶桑門便被東瀛的十幾家武道家族瓜分,每家各自得到部分傳承。

柳生家族流傳久遠,實力雄厚,得到的傳承最多,到了中原之後,打出虯髯客的名號,在中原開宗立派。

柳生家族這些門人弟子,也算是頗有幾分手段,成功的站穩了腳跟。

邙山派曾與扶桑門爭鋒,但除了金世遺和谷之華,別的弟子盡數落敗,而且敗的乾脆利落,一刀直接秒殺。

如果是五年前,李瑾瑜可能帶著朋友上門踢館,現在卻沒有那種心思。

說句不好聽的,李瑾瑜一巴掌把門派駐地毀掉,只要人沒死絕,哪怕只是燒火做飯的,扶桑門也能名聲大漲。

雙方差距實在是太大,李瑾瑜若是去對付扶桑門,那是在給他們長臉。

扶桑門能夠流傳多久,能夠搶佔多少地盤,那是中原武林的事情,二流江湖門派的爭端,李瑾瑜無需關注。

就算有朝一日,扶桑門能夠發展成六大幫或者江湖八門,只要他們不違背朝廷律法,李瑾瑜也不會管顧。

東瀛武道,急功近利,能夠快速獲得實力,扶桑門的弟子,就好似是江湖中的泥鰍,能夠掀起各種風浪。

風起,浪湧,魚躍,方為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