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兆人自知罪孽深重,便用三卷玄女天書換了一塊免罪金牌,在苗疆做了個教書先生,終身不再返回中原。

三卷天書中的兵法韜略,剛好記錄著太乙混天象陣,雖然遼國對此進行多番修改完善,核心精要並無差別。”

狄仁傑喃喃道:“甄兆人?我記得他是上次恩科的榜眼,沒想到他竟然有這般遭遇,武三思虧欠好大孽債!”

張柬之道:“武三思這輩子做的缺德事多了,也不在乎多一兩件,反正他已經化為枯骨,罵他也是無用。”

狄仁傑奇道:“玄女天書?如果是三皇五帝時期的,誰來為你翻譯?”

李瑾瑜解釋道:“別的東西或許需要翻譯,這東西還真不需要,因為玄女天書只有圖畫,按照圖錄分析即可。

最為幸運的是,這上面的東西和戰神圖錄頗為相似,我去過戰神殿,對於天書上的內容,看一眼就能領悟!”

李瑾瑜伸手入懷,拿出一卷和長生訣非常相似的書卷,玄女天書的材料和長生訣一模一樣,都能萬年不朽。

九天玄女真經,狄仁傑肯定沒有任何興趣,房中術更不可能拿出來,李瑾瑜拿出來的,自然就是兵法韜略。

書卷上繪製著十幾種陣圖。

有九宮八卦陣、太乙混天象陣、九宮連環陣、顛倒天門陣,還有處於最核心位置的大陣——天一遁甲陣!

當年軒轅蚩尤決戰於逐鹿,九天玄女傳授奇門遁甲,助軒轅打破蚩尤。

軒轅用的陣法,便是天一遁甲陣。

此陣法內設九陣,佈置八門,又在陣中佈下三奇六儀,造出陰陽二遁,演練變換,遂成一千八百種陣法變化。

狄仁傑認真的參詳幾番,發現上面記載的陣法果然玄奧異常,不由得感嘆李瑾瑜的運氣,當真是百靈相助。

李瑾瑜道:“上天賜我天書,便是要告訴我,打仗當隨機應變,把這些奉為圭臬,敗亡只是在旦夕之間。”

張柬之道:“用於行軍打仗,或許有些不妥,但訓練護衛,讓金吾衛憑此護衛皇城,或許是絕好的選擇。”

李瑾瑜笑道:“張閣老說得對,不過此事並不心急,目前重要的事情應該是遼國,我可能又要領兵出征。”

狄仁傑斥道:“就知道你是坐不住的性子,不過這麼大的事情,也該有人坐鎮左威衛,你願意去就去吧。”

張柬之道:“何時出發?”

李瑾瑜道:“兵貴神速,如果我沒猜錯,多爾袞很快便會出手,我必須儘快出發,否則遼國會因此潰敗。”

遼國可以敗,但不能大潰敗。

遼國是中原和滿清間的屏障,在積蓄足夠的力量之前,絕對不能打破。

就在眾人商議的時候,邊關八百里加急送入到洛陽,一同到來的還有遼國的特使,局勢顯然非常的危險。

過不多時,武則天宣召眾人。

“兀顏光慘敗多爾袞之手,麾下十一曜大將盡數戰死沙場,多爾袞即將與多鐸合兵一處,夾擊耶律大石。”

武則天沉聲道:“遼國派遣使者向大周求援,咱們該當出手相助,此事關乎兩國安危,需要擇良將統兵。”

李瑾瑜趕忙說道:“臣願往。”

武則天沒有多說,直接封李瑾瑜為河北道行軍大總管,幽州大都督,便宜行事,先斬後奏,如帝親臨。

“瑾瑜,你需要多少兵馬?”

李瑾瑜道:“此去只為退兵,不為殲敵,三萬左威衛已經足夠,如果帶的兵馬過多,未免會陷入泥潭。”

武則天道:“你帶兵打仗,向來是無往不利,自有驕橫之氣,該當知道驕兵必敗,切不可有絲毫大意。”

李瑾瑜道:“臣恭聽聖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