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能舒舒服服的登基,何必要搞得滿城風雨?李瑾瑜雖然很喜歡動刀子揮拳頭,卻不是李沉舟那個莽夫!

他是虛老鬼的學生,繼承了虛老鬼的全部本事,非常非常的不好對付。

如果你想在他身上佔便宜,後果就是被他把便宜佔光,據我所知,能佔到他便宜的,迄今為止,一個沒有!”

武三思雖然在稱讚李瑾瑜,但卻說的咬牙切齒,顯然是非常的怨恨。

武三思最怨恨的人有三個,其一是狄仁傑,斷了他繼承大統的機會;

其二是武則天,曾經對武則天多麼的忠誠,現在就有多麼的怨恨;

其三是李瑾瑜,武三思在李瑾瑜手中吃的虧太多,每每想到李瑾瑜,都有刻骨的怨恨,恨不得食肉寢皮。

不過越是如此,武三思越要承認李瑾瑜的能力,越要誇讚李瑾瑜。

因為,武三思輸了。

如果李瑾瑜的能力不足,那麼失敗的武三思又是個什麼大菜葉?

一定要多多的誇讚,哪怕恨得咬牙切齒,也必須打落牙齒和血吞。

如果認為某個人是對手,那麼無論如何都不能說他愚蠢、弱小。

自己贏了,打贏弱雞,有什麼值得驕傲的?誰會為踩死螞蟻高興麼?

自己輸了,那更加悽慘,敵人如果是弱雞,被弱雞打的四處亂跑,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自己,算是什麼東西?

一定要描述對手的聰慧、強大。

贏了就是打贏強大的對手,輸了就是不是我太弱,而是我的對手太強。

曾經武三思不懂這個道理,或者說他不需要懂,但他現在很需要,所以只要有機會,他就會誇讚李瑾瑜。

這些事情被戚少商記錄下來,送到李瑾瑜的書桉上,是李瑾瑜辦公有些疲憊的時候,專門用於放鬆的閒趣。

根據戚少商的分析,武三思的話語很有作用,至少在趙家內部,許多長老都恐懼李瑾瑜,有了臣服的心思。

即便是奉命做事,對於那些打出李瑾瑜旗號的苗寨,也不敢稍有得罪。

趙匡胤對於這些事情,既感到憤怒又有些無奈,家族雖然為他提供了充足的糧餉,但未免太過於沒有血性。

隱世家族中,大半比趙家隱居的時間悠久,但全都比趙家有血性。

趙匡胤是獅子,是老虎,他有著超卓的武功,兵法韜略亦是頂尖,但沒辦法帶領一群膽小懦弱的綿羊打仗。

這些人甚至不如綿羊。

綿羊面對強敵之時,也會頂著腦袋撞過去,運氣好也能撞退豺狼。

這些族老,若論詩詞歌賦,或者是做生意,那可真是一把好手,若讓他們拼死戰鬥,跑的簡直比兔子還快。

這種性格,如何能夠成事?

如果直接把武三思出賣掉,然後繼續選擇隱居,未必不能渡過難關。

趙匡胤不甘心啊!

他是趙家最有血性、最有野心、最有能力的人,文韜武略,雄心勃勃,想要建功立業,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讓他退卻,讓他低頭,怎麼可能?

誰會甘心在這種情況下退卻!

趙大冷冷的看向正在爭論李瑾瑜的趙二和武三思,怒喝道:“說這些有什麼意義?難道咱們還有退路麼?”

趙二苦笑道:“我只是惋惜,這麼好的機會,就這麼平白消失了!”

趙大冷笑道:“機會是靠著自己的能力爭取來的,不是別人的施捨,如果你覺得可惜,我給你一個機會!”

“什麼機會?”

“明日,發兵,你做先鋒!”

“我還沒做好準備!”

“你不敢麼?”

趙二咬了咬牙:“我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