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風、雲、霧、雨、雷!

這些最為常見的天地元素,也是江湖人最常引動的力量,在李瑾瑜手中隨心所欲的衍化,好似一方小世界。

楚相玉苦修冰魄寒光勁、赤炎烈火功多年,自認在冰火真氣方面,屬於專家中的專家,日後能憑此陰陽無極。

萬沒想到,李瑾瑜隨便一抬手,就施展出他做夢都想不到的奇絕變化。

楚相玉的冰火真氣,無論變化出多少套路,終歸也只是寒冰和烈火,最多能做到冰火合流,轟出寒冰烈火掌。

李瑾瑜施展的真氣變化,無論是意境之高遠,還是操控之精微,亦或是心法之玄妙,都遠遠超越他的極限。

就算李瑾瑜把這些變化,裝訂成完整的心法秘籍,送給楚相玉修行。

沒有兩年苦修,楚相玉連入門都做不到,想要做到李瑾瑜這等地步,至少需要五六年時間的刻苦修行。

不僅需要苦修,而且必須是一心一意的苦修,如果一邊修行武功,一邊組建勢力,給他十年也練不到小成。

李瑾瑜心中也在感嘆,自己受傷這些時日,無法修行內功,只得全心全意參悟忘情天書,感悟天地自然。

在修成“君王”一訣之後,其餘的心法好似有了統帥,原本互不統屬各自為戰,此刻卻能隨心所欲排列組合。

比如“雲翳”心法,可以如同白雲一般諸行無常,能輔助施展輕功,好似龍騰九霄,鵬程萬里,縹緲無定。

若是配合“風流”心法,便能夾雜著風霜雪影,隱藏自身氣機,變為無形無相的風,越發的隨心所欲。

這般“風雲合璧”,雖然不能如同摩訶無量一般匯聚天地元氣,卻能以此為基礎引動雨雪風霜的變化。

無論在什麼環境中與人交手,亦或是參天悟道,都能變為自己的主場。

就算是萬里黃沙、北極冰原、幽深墓穴、汪洋大海、蒼茫群山,全都可以透過改換心法,契合當地的環境。

換而言之,無論何時何地,李瑾瑜都能佔據“天時”和“地利”。

至於人和,李瑾瑜還未出道,便已經在經營這方面的優勢,每次出門都有眾多朋友相助,牢牢佔據人和優勢。

天時,地利,人和。

三者皆在手中。

縱然武功勝過李瑾瑜一籌,縱然千軍萬馬圍殺,也能來去自如。

楚相玉沉聲道:“好本事!”

李瑾瑜道:“凋蟲小技,若是陛下以天魔力場相壓,瞬間就能把我的勁力壓制住,讓我渾身上下動彈不得。”

楚相玉冷笑道:“無上大宗師的蓋世修為,確實毀天滅地,但無上大宗師也會受創,而且似乎是你造成的。”

李瑾瑜解釋道:“那是天時地利人和兼備,我引動了兩位無上大宗師留下的奇招,單憑我自己,僅僅一招,就成了這個模樣,幾乎粉身碎骨。”

楚相玉道:“能交手一招,就能交手十招,你連這個勇氣都沒有?”

李瑾瑜譏諷道:“勇氣和魯莽是兩回事,你既然改名楚相玉,那你可知西楚霸王項羽,實際上是兵法大家?”

東漢史學家班固,在《漢書》中把兵家流派分為四類,分別是:

兵形勢:雷動風舉,後發先至,離合背鄉,變化無常,以輕疾制敵者也。

兵陰陽:順時而發,推刑德,隨鬥擊,因五勝,假鬼神以為助者也。

兵權謀:以正守國,以奇用兵,先計而後戰,兼形勢,用技巧者也。

兵技巧:習手足,便器械,積機關,以立攻守之勝者也。

項羽是兵形勢的代表人物,是把衝鋒陷陣發揮到極致的兵法大家。

衝鋒陷陣,絕非靠著絕世勇武埋頭勐衝,而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