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來二去,竟然形成一個火氣的正向迴圈,使得整艘船熱火朝天。
這些事情不足為外人道,李瑾瑜向來都是關著燈,開著隔音氣罩。
就算英萬里的白衣神耳,以及原隨雲的高超聽力,也是萬萬聽不到的。
張三道:“漁汛的魚,已經遊了數千裡,肉質最是結實鮮美,能夠在大海上見到漁汛的,都是有福之人。”
李瑾瑜道:“這不就是我?”
金靈芝道:“你該跳下去,和這些魚一起遊,反正你是錦鯉魚。”
李瑾瑜道:“錦鯉是澹水魚,這裡是大海,我可下不去,張三,你不是擅長撒網麼?來一網給我看看。”
張三道:“我這不是戲法,而是吃飯的手藝,不能隨意展示。”
金靈芝高聲道:“張三,你已經賣身給了我,我命令你撒網捕魚!”
張三無奈的聳了聳肩,隨即解開腰間的漁網,對著魚群撒了下去。
從發現漁汛開始,他便想要好好捕撈一網,否則也不會帶著漁網出來。
老漁夫看到龐大魚群,就好似胡鐵花看到美酒,陸小鳳看到美人,縱然眼前是驚濤駭浪,也必須把網撒下去。
只不過得到李瑾瑜眼神示意,故意懟了李瑾瑜一句,表示不想捕魚,再讓金靈芝開口發令,漲漲她的威風。
畢竟剛才一輪鬥嘴,被虛夜月殺了個七零八落,若是不鼓勵一二,下一次兩人再鬥,那可就要拔劍了。
撒網,看來只不過是件很單調、很簡單的事,一點學問也沒有,更談不上什麼特別的技巧、神異的美感。
可如果天長日久的捕魚,也能做到技近乎道的境界,讓人目眩神迷。
正如武功,明明是同樣的一招袖裡青龍,有些人使出來貽笑大方,李瑾瑜用出來卻勢不可擋、一刀殞命。
無他,唯手熟爾!
唯有足夠的勤學苦練,才能在機會到來的時候,把握住那一絲靈機。
你聽過機會敲門的聲音嗎?那肯定要比生命敲門的聲音輕微多了。
你若不仔細聽,不及時開門,開門時未曾作好迎接的準備,哪怕只是差了一點點,就很容易錯過了機會。
錯過的時機永遠不會再來,就算再次到來,你也已經不是當時的你,良機隨時也可能變成麻煩、危機。
所以,有些人一輩子在等機會,一輩子在埋怨遇不到機會,卻不知機會早已到來,只是被他的懶惰趕了回去。
只有經歷過無數勤學苦練,積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才能在百分之一的靈機爆發之時,牢牢地把握住。
張三就是這樣的人。
他的樣貌不英俊,性格不算好,武功勉強可以排入一流,但他撒網捕魚的本事,卻是登峰造極的大宗師。
張三撒網的時候,有一種圓融和諧的美感,那種獨特的圓融,甚至不亞於李瑾瑜每日清晨打的武當綿掌。
他的眼睛裡閃著光,一個本來很平凡的人,現在卻突然有了魅力,就好像忽然間完全變了個人似的。
撒網的張三,和常態的張三,是截然不同的人,就好似衝鋒的李瑾瑜,和常態的李瑾瑜,也是截然不同。
網已經撒了下去,張三的呼吸變得急促,手背上的青筋已一根根暴起,腳底也發出了“沙沙”的摩擦聲。
開始收網!
只看他鼓脹的肌肉,還有額頭暴起的青筋,便知這一網的份量很重。
他在熘魚,不急著收網。
與魚群鬥智鬥勇,也是捕魚人的一大樂趣,忍耐的時間越長,付出的汗水越多,收網的時刻也就越甜蜜。
張三耐力很強,也很有耐心。
可惜不是每個人都懂這種樂趣,也不是每個人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