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帶路就行。”

話音未落,李瑾瑜已然抓住岳飛的肩膀,順著他方才走來的方向,縱身飛掠而出,一掠便是十幾丈距離。

岳飛自幼得周侗教導,根基自是超凡脫俗,而且在山間訓練多年,平日抓捕山雞野兔,領悟一套擒拿手。

這套擒拿手有九招,上盤三手,中盤四手,下盤二手,左右互換皆為散練手法,所以便稱為“散手”。

周侗對此頗為讚許,多次指點岳飛創招,岳飛擒拿手不弱於槍術。

可李瑾瑜只是輕輕一抓,便抓住他的肩膀,固然是突出奇招,但這一手速度之快,落點之準,岳飛自認不如。

更別說李瑾瑜抓著他的情況下,在山路中急速飛掠,如履平地。

這份輕功,他萬萬不及。

岳飛指點路徑,李瑾瑜則按照路徑飛掠,不知不覺已飛掠七八十里。

山路崎區蜿蜒,步行頗為不便,相對而言,反倒輕功飛掠更加方便,尤其遇到懸崖險灘,更是能免於繞路。

如果用平地快跑的方式,反倒不如一葦渡江這種飛掠迅捷。

岳飛看得頗為眼熱,想開口,卻又不知該稱呼李瑾瑜為什麼。

叫大哥,還沒那麼親近。

叫爵爺,他敏銳地感覺到,李瑾瑜並不想聽他這麼稱呼。

李瑾瑜道:“我今日是以私人身份拜訪周前輩,這裡沒有子爵,也不必在乎官職,你叫我李大哥就好。”

岳飛道:“李大哥,你這門輕功很厲害啊,比我的速度快多了。”

李瑾瑜道:“你這次若能立功,我就傳你一門在山間攀爬的輕功。”

岳飛道:“多謝李大哥。”

李瑾瑜道:“客氣客氣,周前輩不僅武功超群,還精通兵法韜略,不知你是隻學武功,還是全都學了?”

岳飛道:“大哥莫要看不起人,我雖年幼,兵法韜略卻已學了大半。”

李瑾瑜道:“那不是還有小半?”

岳飛道:“師父說,那一小半要在實戰中學習,山間讀書卻是無用。”

李瑾瑜道:“你想參軍?”

岳飛道:“就是不知去哪裡。”

李瑾瑜道:“這事好辦,等這裡的事情忙完,我來幫你安排一二。”

岳飛道:“這算走後門麼?”

李瑾瑜道:“當然不算。”

岳飛道:“怎的不算?”

李瑾瑜道:“你且想想,幫朝廷抓賊人,是不是要給予獎勵?”

岳飛道:“是!”

李瑾瑜道:“你立了功,輕功身法是私人獎勵,從朝廷而言,我還需要根據你的功勞,給予相應的獎賞。”

岳飛道:“真是這樣?”

李瑾瑜道:“當然,否則豈不是賞罰不明?我可不是那種湖塗蛋。”

岳飛想了想,覺得有些不對,卻又不知道哪裡不對,李瑾瑜的話似乎有一種力量,比周侗的話更讓人信服。

到了匪寇山洞口的時候,岳飛已經在想著,這次該立多少軍功了。

“李大哥,就是那裡。”

李瑾瑜道:“不要說話,我要好好看看山川形勢,別讓他們跑了。”

岳飛很想問這能看出什麼,卻聽從李瑾瑜的話,半點也沒有開口。

見李瑾瑜真的在觀瞧,岳飛覺得有些無聊,按照周侗教的兵法,觀察山洞周圍的山川、水脈、山勢。

……

“砰!”

李元芳接到李瑾瑜的信,看著滿頭大汗的盧俊義,喝道:“你是從何處得到的情報,果真如此麼?”

盧俊義道:“確實如此,這是爵爺的親筆信,末將萬萬不敢偽造。”

李瑾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