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是士卒,而是一整個體系。
尉遲明誠解釋道:“無論是攻城戰守城戰野外對戰,決定勝利的不僅是將軍和士卒,還有很多外界因素。”
糧草能不能及時供應?
兵刃鎧甲是否充足?
弓弩是否足夠?
隨軍大夫有多少?
有沒有準備傷藥?
當地百姓支不支援?
能不能透過百姓去探路?
風天、雨天、雪天該怎麼辦?
如何防止敵人水攻火攻?
最重要的是——朝廷的態度!
士卒的紀律決定百姓的支援,朝廷的態度決定後勤能不能供應!
十六歲的岳飛,無法全部理解,他只能理解其中一小部分,但已經足夠。
想要完全的理解這些,至少能獨自統領一路大軍,地位等同尉遲真金。
尉遲明誠道:“真是幸運啊!”
岳飛道:“什麼幸運?”
尉遲明誠道:“其實這種戰鬥,最怕高手武者,比如我弟弟李瑾瑜,他帶兵衝鋒,絕對是所向披靡。”
岳飛道:“李爵爺武功高深,而且精通槍法,衝鋒陷陣確實無可阻攔!”
尉遲明誠道:“即便不是槍矛類的大宗師,只要有人潛入城內,利用絕世武功開啟城門,也非常的危險。”
岳飛道:“遼國的高手呢?”
尉遲明誠道:“遼國的高手,在遼國的戰場,但他們請來的高手,這裡卻有許多,卻都無法到達城內。”
岳飛道:“為什麼?”
尉遲明誠道:“你師父!”
岳飛心中瞭然,定然是李瑾瑜和周侗達成協議,請周侗對付那些高手。
尉遲明誠道:“我感覺到了多股戰鬥的氣機,有很強的魔門氣息,想來是天命教的高手,現在都不在了。”
岳飛道:“師父不會手下留情。”
尉遲明誠道:“天命妖人,全都是禍害,遇到之後能殺一定要殺。”
岳飛道:“援兵還沒有來麼?”
尉遲明誠道:“快了,否則兀顏延壽不會這麼急,這是他最後的機會,最多一兩日,這一戰便會結束。”
岳飛道:“不足十日時間,末將卻覺得過了足足三年。”
尉遲明誠道:“怎的不是十年?”
岳飛道:“三年就不少了!”
尉遲明誠道:“小滑頭。”
尉遲明誠此前做了計劃,讓虎敬暉帶兵奇襲契丹孫萬榮大軍,讓左威衛得以喘息,能夠派兵前來支援。
至於為何不讓虎敬暉就近奇襲,當然是因為飛鷹傳信時,李瑾瑜給出的建議,表示可以給他們安排後路。
武則天處事向來狠辣,這些人便是立下功勞,也難免會被清算。
李瑾瑜和耶律洪基達成協議,能夠在邊境得到百里牧場,正好缺乏安居的百姓,可以把人安排在那裡。
如此雙方商議數次,終於達成了完整的計劃,儘量救下更多的人,儘量獲得最多的好處,儘量背最少的鍋。
尉遲明誠的估計略有保守。
當天下午,左威衛大軍的先頭部隊已經到了,帶兵的赫然是楊六郎!
楊六郎楊延昭,楊門七將中槍法造詣最高者,手中長槍名為“天狼”,據說武功比楊老令公也只稍遜一籌。
隨著楊六郎援兵到來,兀顏延壽終於失去最後的機會,尉遲明誠毫不猶豫帶兵出城,與楊延昭兩面夾擊。
血戰過後,兀顏延壽潰敗,想要騎馬逃離,被尉遲明誠親手擒拿。
其餘遼國士卒,或死或擒,日後與耶律洪基商談協議,也是不小的籌碼。
幽州的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