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鐺!”

伴隨著金鐵交鳴之聲,王兆興被一拳轟退數步,不等他站穩,馮全的重拳再次轟來,雙腿更是如同暴雨連珠,轟下一片水銀瀉地般的腿勁。

一寸長,一寸強。

尤其是沙場、橫練類的武功,用長兵刃、重兵刃更有優勢。

萬沒想到,馮全竟然可以反其道而行之,以雙足雙拳為武器,瞬間突破距離限制,反倒是一寸短、一寸險。

重拳雨點般轟出,澎湃的熱血好似狼煙,空氣中滿是灼熱的氣息。

王兆興行走江湖二十多年,本就是以槍法狂暴著稱,面對馮全奔雷閃電般的勐攻,竟然只能勉強橫槍防守。

“轟!”

王兆興被一拳轟退數步,難以置信的看著馮全:“你……你的武功?”

馮全得意地說道:“沒想到吧,龍騎禁軍中,武功最高的既不是幽狼也不是夜叉,而是我,無常!”

王兆興譏諷道:“那又如何,如果你當初沒有藏拙,而是盡忠職守,現已青雲直上,怎會落到這等境地!”

馮全被氣的熱血上湧,心說今日便是死了,也要拉著你同歸於盡。

心念一動,再次飛衝而至。

不過此刻王兆興已有準備,長槍勐地向前突刺,直刺馮全胸腹要害。

馮全爆喝一聲,氣勁勃發,周身籠罩一股寶瓶般的氣勁,王兆興一連刺出七八槍,竟沒能刺破這股氣勁。

寶瓶大氣功!

密宗秘傳心法,僅從氣勁而言,倒是和金鐘罩頗有幾分相似。

只不過金鐘罩是金鐘,是從上向下防禦,寶瓶大氣功是瓶子,是從下向上防禦,瓶口卻是在頭頂處。

隨著馮全氣血勃發,李瑾瑜也已經看出他的橫練心法的根基。

釋迦擲象功!

佛經有言:釋迦牟尼為太子時,一日出城,大象礙路,太子手提象足,擲向高空,過三日後,象還墮地,撞地而成深溝,今名為擲象溝。

後來有佛門高人據此傳聞,創出釋迦擲象功,練到大成,能夠投擲巨石如飛蝗,力量堪比龍象般若功。

沉榮越看越心驚膽顫,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馮全藏得如此之深。

心說你對我有救命之恩,大不了把命還你,三十七兄弟血仇不能不報。

正要拼死出手,李瑾瑜拉住他,指了指王兆興:“王鏢頭應付得過!他的武功比你想象中更強,你先回答我一個問題,馮全當初武功如何?”

沉榮道:“他當初藏得很深,兄弟們切磋之時,從來都是直接認輸。”

李瑾瑜道:“馮全當初用的是什麼武功?也是橫練和拳腳麼?”

沉榮道:“我們當初要上戰場,哪能用拳腳禦敵,他當時手持長棍,用的是五臺山清涼寺的伏魔棍法。”

李瑾瑜心中一動:“你確定?”

沉榮道:“我記得很清楚。”

李瑾瑜道:“他現在用的卻是密宗絕學,中原佛門和密宗都是修佛,核心思想卻大為不同,不可能同修。”

沉榮道:“他已經同修了。”

李瑾瑜冷笑道:“不!是有人以無上玄功,把他的中原佛門根基化去,然後盡數轉換為密宗根基。”

沉榮道:“那人是誰?”

李瑾瑜道:“吐蕃潛修的高人,想讓人做叛徒,單單有錢是不夠的,而且他們也未必會對此放心。”

說話功夫,王兆興雖然被馮全打的連連後退,卻已然穩住了局面。

只見他向著背後一抓,背後揹著的皮筒之內,竟然還有兩節長槍。

“卡察”一聲,長槍組合完畢,王兆興已然從單槍變為了雙槍。

馮全驚呼道:“霸王雙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