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必有應對之策。

雙方都在堅持,都在等待。

姬搖花在等待藥人,在等待魔教的後援,蘇櫻等的當然是李瑾瑜。

無論哪一方先到來,都會獲得最終的勝利,絕不會有任何意外。

可爭鬥足足一刻鐘,姬搖花身上新增三道傷痕,兩個孔洞,黃天星和鄺無極渾身是傷,卻一個人也沒有趕來。

魔教的後援在哪裡?

李瑾瑜又在何處?

……

山巔。

李瑾瑜雙手持著玄翦雙刃,對面則站著七個劍氣沖霄的高手。

李瑾瑜雙眼微眯,道:“魔教七大魔星竟然一起來了,我想知道,如果你們全死在這裡,我會不會有麻煩?”

魔教七大魔星,乃是魔教劍術精絕的七人,他們擅長合擊陣法,據說七人合力之威,足以力敵諸葛正我。

為何要拿諸葛正我舉例?

這就不得不說上一代的因果。

約莫三十年前,有高手攛掇邊關之地的小部落叛亂,朝廷大軍征討,抓捕高手的任務交給了“老四大名捕”。

所謂“老四大名捕”,指的是自在門四位二代弟子,也就是:

大師兄“懶殘大師”葉哀禪;

二師兄“天衣居士”許笑一;

三師兄諸葛正我;

四師弟元十三限。

當時葉哀禪經歷情殤,正是心灰意懶之時,許笑一先天經脈太弱,無法學成絕世武功,武功一直是其弱項。

任誰都明白,最終抓捕敵方高手的功勞,屬於諸葛正我和元十三限。

敵方最強高手共有七人,並稱為七絕神劍,分別是:

溫向上、梁往下、何中間、羅左右、孫看前,餘顧後、陳上下!

別看名字非常古怪,七人的武功卻頗為不俗,各自擅長一路絕殺劍法,或剛勐、或陰柔、或凌厲,或多變……

尤其七人合力出手之時,還有一種古怪的力道,形成合擊陣勢。

這門陣法無需主動催動,只要七人一同出手便可施展,什麼心思相通、配合默契,似乎已全然不重要。

多虧許笑一設下分化之計,才終於把這七人各自分開。

當時諸葛正我和元十三限,已經有了矛盾,為了緩和矛盾,諸葛正我擊敗六人後,自稱體力不支,想要把最後一人和抓捕匪首的功勞讓給元十三限。

萬沒想到,最後剩的那人,武功竟然高深莫測,元十三限雖然憑絕世武藝取得勝利,卻也受了不輕的傷。

兩人矛盾不僅沒有因此緩解,反而變得更大,更加不可調和。

七絕神劍逃走之後,心知自身潛力已然耗盡,此生絕不可能擊敗諸葛正我和元十三限,便各自收了個徒弟。

除了陳上下之外,其餘的人要求弟子必須從自己的姓,視自己為生父。

陳上下沒要求如此,不是因為他大度,而是因為他的弟子是他親外甥。

數年前,七人調教好七個弟子,又傳授合擊陣法,覺得可以擊敗諸葛正我和元十三限,想要去尋兩人復仇。

可那時諸葛正我已經是位高權重的六五神侯,元十三限也已經總管皇宮大內,出入皆有朝廷精兵相隨。

七人無奈,便讓各自的弟子全都加入了魔教,合稱為魔教七魔星,由於七人都修劍術,也被稱為七劍魔星。

分別是:

溫向上弟子溫火滾;

梁往下弟子梁傷心;

何中間弟子何難過;

羅左右弟子羅睡覺;

孫看前弟子孫憶舊;

餘顧後弟子餘厭倦;

陳上下弟子吳奮鬥。

七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