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神功”,據說慧可一拳轟出之時,有五百羅漢朝毗盧之相。

禪宗三祖僧璨,則是從韋陀掌中參悟出“韋陀不滅體神功”,能以真氣淬鍊筋骨血肉,極大地提升生命力。

大悲雖然無法與二祖、三祖這種絕代高僧相提並論,但掌力中規中矩,卻是剛好封住蕭峰捲起的無邊風雲。

蕭峰虎目微微一凝,心中升起無邊戰意,半空之中傳來龍吟之聲。

“嗷~~”

兩條長龍隨行而至,赫然是降龍十八掌的雙龍取水,掌力到了半途,又隨之分散,變化為時乘六龍。

降龍十八掌乃天下最為絕頂的剛勐掌法,當初杏子林一戰,蕭峰憑此以硬碰硬轟碎先天罡氣,震驚天下。

大悲雖精通一些護體法門,但卻絕對不敢硬接降龍十八掌。

雙掌微微搖晃,用出大慈大悲千葉手,掌力輕輕一引,眨眼間從至柔變為至剛,竟與蕭峰以硬碰硬。

大金剛掌!

少林最剛勐掌法之一,威力上稍遜須彌山掌,但卻不必凝神聚氣,心念一動便可隨心而行、隨意而至。

“轟!”

掌力對轟在一起,青石鋪成的廣場頓時石屑紛飛,蕭峰飛身衝入漫天煙塵之中,掌力潮水一般湧出。

他天生戰神命格,越戰越勇,無論眼前是何等強敵,也敢放手一搏。

大悲出掌穩如嵩山,似乎與整座山脈連在一起,掌力至陽至剛,卻並非是陽剛爆裂,而是雄渾厚重。

出掌之穩,根基之厚,防禦之堅,勁道之利,無不讓人感到佩服。

若說少林最強的掌法,自然是般若掌,掌力越練越強,招數愈練愈純,需至剛至滿頓悟為至空,方得終成。

不過還是那句話,最強的武功未必是最適合自己的,就好比方正喜歡千手如來掌,大悲也更喜歡大金剛掌。

金黃色的掌印洶湧彭拜,隨著功力催發,大悲身上好似響起了梵音。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溼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

隨著梵音逐步響亮,達摩院弟子忍不住盤膝坐地,誦唸《金剛經》。

誦經之聲不絕於耳,對大悲出手產生極大地加持,此舉似乎多有不妥,但蕭峰沒有開口,別人不好說什麼。

不好說什麼,可以做什麼!

李瑾瑜拿出商羽,輕輕吹奏。

李瑾瑜乃煞星中的煞星,所有兵刃均是殺伐利器,手中鐵簫亦不例外。

蘇櫻以暖玉簫,吹奏出的是陽春白雪,生機綿綿,李瑾瑜持玄鐵簫,吹奏出的自然是十面埋伏,殺氣沖霄。

“鏗~~”

只是一個單音,空氣中已然凝聚無邊殺氣,好似千軍萬馬齊列陣,便是西楚霸王在此,也上天入地難逃。

簫音本該悠揚悅耳,李瑾瑜的簫音卻凌厲至極,忽如沙場點兵,忽如萬箭齊發,似落日大旗,又似馬鳴蕭蕭。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恍忽之間,讓人覺得到了鐵血殺伐的戰場,感受到了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豪邁雄壯。

李瑾瑜的技藝不甚高深,三和逸士十六歲時,就比李瑾瑜強了三倍。

但李瑾瑜親身經歷過戰場,吹奏出的絕非僅只曲調,而是衝鋒陷陣、千軍辟易、所向披靡的壯志豪情。

雖只一人一簫,卻好似千軍萬馬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