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一寸長。
無論是用長纓還是用玄翦,在兵刃上都吃了虧,反倒是商羽,能夠以短克長,卻正是一寸短、一寸險。
三渡雖心胸狹隘,人品低劣,但武道修為端的不凡,眼睛精光一閃,瞬間明白李瑾瑜的目的。
倘若被李瑾瑜拉近距離,便是有十條命,也會隕落在李瑾瑜手中。
渡厄單目閃過寒光,自從當年敗於陽頂天之手,他的心中便潛藏惡念,三十年枯禪,惡念已深入骨髓。
固然可以靠著熬工齡,以及精妙的陣法獲得高深修為,但想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卻早已是不可能事件。
即便掃地僧親身指點,也渡化不了渡厄深入骨髓的惡念和恨意。
三渡乃是一體,渡厄心懷惡念,渡難渡劫同樣也是心懷惡念,三人武功看似淵深,實則前路早就已經斷絕。
當然,九十多歲的老頭子,莫說身體潛力,壽命都已經快到盡頭。
哪怕是龐斑,到了這個年歲,也只能靠著驚世駭俗、震驚諸天萬界的自綠大法,在決戰中獲得超離線會。
從這點來說,三渡有沒有潛力,前路是否斷絕,反倒不那麼重要。
渡厄手腕輕輕一震,手中鐵索勐地激射而出,如長矛,如杆棒,速度奇快無比,卻未帶起一絲半點風聲。
遠遠看去,三丈鐵索好似一條漆黑的巨蟒,圍繞著李瑾瑜上下噬咬。
鐵索靈活至極,無論李瑾瑜以商羽上下撥打,還是以掌力抵抗,都會靈活的繞過去,攻擊李瑾瑜的嵴背。
李瑾瑜師父乃是虛若無,對於長鞭鐵索類的武器極為熟悉。
左手順勢轟出一掌寒冰綿掌,以柔勁卸力,隨即身子輕輕一閃,避過渡劫渡難射出的另外兩條鐵索。
一閃一避,已十足高深,緊接著的一個翻身,才是真正的驚世駭俗。
李瑾瑜旱地拔蔥,凌空飛起,雙臂張開,恍若大鵬,飄然若仙。
看似身形瀟灑飄逸,但無論飛掠何等距離,終歸還是要落下,人在半空難以操控身子,免不得被鐵索圍殺。
三渡冷哼一聲,三條鐵索同時攻向李瑾瑜,可就在這一瞬之間,鐵飛花拔劍出鞘,霎時間劍如血河。
逆鱗寶劍輕輕一挑,三條激射而出的鐵索,竟然糾纏在了一起。
以三渡的武功、默契,只需輕輕一震便能解開糾纏,可與此同時,李瑾瑜剛好落下,足尖向下勐地一點。
鐵索勐地下墜,三根鐵索全部都繃得筆直,恍若三條鐵索長橋。
李瑾瑜腳踩鐵索長橋,借力飛掠向渡難和尚,左手凌空一掌,赫然是一招亢龍有悔,右手商羽亦幻化萬千。
藉助鐵飛花一劍之力,李瑾瑜已然貼近渡劫和尚,掌力筆直轟下。
渡劫功力雖然高深,但在此坐了三十年枯禪,年輕時那些戰鬥經驗,早就忘的七七八八,不擅隨機應變。
李瑾瑜身經百戰,大斗小鬥,打了數百上千場,經驗何等豐富。
再加上看破三才的天子望氣術,貼身近戰,渡劫絕無半分活命機會。
眼見掌力轟然落下,渡劫左手同樣轟出一道掌力,掌力凝重如山,乃是少林七十二絕技中的“須彌山掌”。
少林諸多掌法絕學,有三門威力最為強大,分別是般若掌、大金剛掌、須彌山掌,並稱少林三大神掌。
般若掌最深,大金剛掌最勐,須彌山掌則是最為雄渾厚重的掌法。
這門掌法極難練成,縱然練成,每次出掌,也須坐馬運氣,凝神良久,始能將內勁聚于丹田,發出重擊。
不過掌力發出後,便好似藏於須彌之中,即便相聚數丈之遠,掌力也不受半分影響,仍舊威力強勁。
“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