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院首座,痛禪!
少林各院首座之中,以痛禪的年歲最長,功力也最為渾厚。
更別說他執掌戒律院,負責懲處犯了戒律的弟子,樣貌本是慈眉善目,天長日久,反倒變得以冷肅居多。
原本少林存著單挑之心,但如今連敗兩局,再敗下去著實危險。
反正開戰之前便有約定,少林可以不限制人數,便是擺五百羅漢陣,也算是合乎約定,只是有些不要臉而已。
當然,少林也不敢如此擺陣。
五百人丫丫叉叉擺陣,無情直接來一招漫天花雨,不知要損傷多少。
李瑾瑜擅長衝鋒陷陣,並且根據江湖傳聞,李瑾瑜似乎會一門望氣術,最擅長觀察破綻,專克各路陣法。
最擔心的還是三和逸士。
這位一百二十歲的老怪物,修行的可是毒功,身上百餘年精純毒元,若是全放出來,那可真是血流成河。
大陣不可以,小陣無所謂。
痛禪共有十八位弟子,合稱戒律院十八羅漢,專修擒拿手和爪法。
痛禪模彷十八羅漢陣的路數,創出一套十八擒拿大陣,陣法發動時,爪影漫天,恍若天羅地網,毫無空隙。
莫說是大活人,便是蚊子麻雀,落入陣法之中,也會被利爪捉拿。
李瑾瑜道:“痛禪大師,你們十九個人佈陣,不是想十九個打一吧?”
痛禪道:“按照約定,李施主可以隨意指派人手,不過李施主一方人數不算多,派人需要慎重考慮。”
李瑾瑜道:“原來如此,大師擺佈這門陣法,目的是與我兌子。”
兌子是象棋中常用的戰術,不論在開局、中局或殘局階段都能運用。
透過兩敗俱傷的方式,犧牲掉自己部分棋子,吞掉對方的棋子,以此達成解圍,或者佈置殺局的目的。
擂臺戰中,兌子也是常用戰術。
用幾個弱的,兌掉對方強手,以此來獲得戰局優勢,增強己方勝率。
痛禪閉目不答!
他在少林執掌戒律,鐵面無私,為人頗為剛正,名聲非常的不錯。
只不過身為戒律院首座,平日甚少離開少林,江湖經驗卻是不多,什麼田忌賽馬、兌子戰術,卻是不會的。
李瑾瑜清楚記得,原劇情中,痛禪帶領一大批正道人士圍攻孟神通,卻在對戰中一敗再敗,輸得雞毛鴨血。
一方面固然是孟神通武功高強,早有準備,另一方面,也是痛禪等人指揮不當,被孟神通連連鑽空子。
當掌門的痛禪都不擅指揮,如今只是戒律院首座,就更加不擅長了。
更別說他執掌戒律,對於公理道義頗為看中,當年他便反對保住玄慈,如今雖然出手,卻也覺得違背本心。
無想等人便是察覺到這一點,所以讓痛禪擺陣,以人數逼迫李瑾瑜兌子。
贏了固然可喜,輸了也能極大地消耗李瑾瑜一方的人數,等到朝廷一方無人可出,餘下的戰局就算贏了。
聞聽李瑾瑜說出“兌子”二字,渡劫等人並不擔心,就算李瑾瑜用幾個小卒反兌子,他們也拿下一局。
底蘊壓人,堂堂正正,此乃陽謀!
李瑾瑜笑道:“大師既然想與我們兌子,做晚輩的不好拒絕。”
痛禪仍舊閉目不言。
李瑾瑜接著說道:“方才進行的兩輪戰鬥,一為公事,二為私事,至於這一場,不如便以規矩對規矩。”
話音未落,四大名捕已然出陣!
痛禪大師是戒律院首座,代表的是少林的戒律,是出家人的規矩。
四大名捕是六扇門捕快,代表的是朝廷的律法,是尋常人的規矩。
倒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