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等對決,最是容易造成損傷,因為雙方都可能收不住手,等到對攻至最終一招,很可能會兩敗俱傷。

可對攻至此,誰能阻攔?

方正飛身而起,霸腿橫衝直撞。

鳩摩智左手半結不動明王印,右手火焰刀斬向方正的肩膀。

雷霆電閃,勁力勃發,霸腿轟在鳩摩智腹部,火焰刀斬在方丈肩頭。

鳩摩智嘴角微笑,身上湧出金色護體罡氣,方正面露悲苦之色,肩頭迸發出一抹鮮血,傷口深可見骨。

少林眾僧見此,無不驚駭,鳩摩智卻雙手合十,輕聲道:“阿彌陀佛,大師佛法高深,小僧甘拜下風。”

卻原來,方才一招對拼,鳩摩智打算以金剛不壞體神功,一招換一招,甚至不惜故意露出腹部破綻。

萬沒想到,接招之時,方正擔心踢傷了他,主動收了力量,他的火焰刀卻重重斬下,一刀重傷方正。

以比武較技而言,自然是鳩摩智獲得勝利,但以佛法而言,終歸是方正的佛法慈悲,更讓人心生敬意。

鳩摩智見好就收,今日憑藉三十多門絕技,已然大大揚名,犯不著為了一招勝負,惹出更大的麻煩。

否則萬一少林群起而攻,再加上隱世的那些老和尚,他怕是無法下山。

方正道:“若無明王手下留情,貧僧這條臂膀,也已經保不住了。”

李瑾瑜挑了挑眉毛,心說你們倆還真是有默契。

鳩摩智藉此稍稍壓下自身威勢,免得烈火烹油自食惡果。

方正則是借鳩摩智這一刀,免除此後與朝廷的爭端,可以明哲保身。

否則兩人若全力出手,方正至少留了一招腿掌合擊,鳩摩智則至少留了三招大手印和一招刀法絕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