則天是無上大宗師,武道已經達至當世絕巔,不怕有刺客刺殺。

放肆一些,反倒更加開懷。

“入冬以來,邊關不寧,朕體上天好生之德,未動殺伐,擬效先人,賜和親公主,鞏固與遼國之盟。”

下坐眾臣紛紛頷首附和:“陛下聖明,和親自古即為協戎之上議。”

武則天滿意說道:“朕已選定,賜婚遼國的宗室之女,為南平郡王武攸德之女——迎陽公主武元敏。”

耶律阿璉聞言,不由嘆了口氣。

說實在的,雖然武元敏是宗室,也封了公主名號,但遼國並不想要姓武的公主,而是想要一個姓李的公主。

這事並非沒有先例,比如武則天稱帝后,曾封自己的侄孫武延秀為淮陽郡王,讓他去迎娶默啜可汗之女為妃。

不想迎親之時,人家聽說是姓武的郡王而不是姓李的郡王,勃然大怒,把武延秀扣押,差點引得邊關大戰。

往常時日,耶律阿璉可以要求賜婚李姓宗室,此刻草原風起雲湧,金國短短時間覆滅,耶律洪基坐立難安,有公主便已經不錯,如何敢挑三揀四?

事實上,武則天原本也打算賜婚一位李姓宗室,選定的是長樂親王李永的女兒,翌陽郡主李青霞。

怎奈自家侄子武攸德做事混賬,被朝臣抓住把柄,狠狠奏了一本。

武攸德為求自保,主動獻女,武則天也不想處置侄子,便點頭應允。

李瑾瑜對於這些有所耳聞,對於和親和頗為不喜,在李瑾瑜看來,和親應該是你們把公主嫁過來才是!

武則天是女帝,此事自然不行!

禮樂過後,武則天笑道:“使團進京路上,有亂臣賊子倒行逆施,幸而我大周英豪悍不畏死,力戰刺客,保護使團安全,揚我大周國威!”

李瑾瑜雙目一亮,心說等了這麼長時間,好戲終於到來了!

李元芳挺胸抬頭,他是首次出席這等盛大慶典,由於緊張而微微氣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