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爪自腕至指,無不籠罩渾厚罡氣,勁道凌厲已極。
張翠山心念一動,按照陣法走位避過一爪,空性一抓不中,次爪隨至,這一招來勢更加迅捷剛勐。
瞬息之間,一個灰袍僧人便似變成了一條飛龍,龍影飛空,龍爪急舞,將張翠山壓制得無處躲閃。
少林龍爪手!
少林最強外門擒拿手,經過十數代高僧修改完善,三十六招招法已近乎無懈可擊,堪稱是不破之絕學。
空性雖不是戒律院弟子,也不是專修龍爪手,但在此亦有數十年苦功。
爪影縱橫之間,張翠山的移動範圍已經盡數被封鎖,不出二十招,張翠山必然會被龍爪手抓住脈門。
可就在空性用到“捕風”之時,處於張翠山側邊的殷梨亭勐地出劍。
張三丰曾有評價,門下弟子,殷梨亭劍術天賦最高,他雖功力不如,但這一劍刺出,亦有劍芒隨身。
九宮連環劍!
劍劍連環,如長江大河之水,滔滔不絕,劍芒轉瞬之間已然突破爪影的封鎖,向著空性手腕點去。
空性一個地龍翻身,避過殷梨亭刺來的長劍,正要再行出招,左側忽然傳來一股厚重磅礴的連綿掌力。
定睛看去,卻是俞蓮舟已然站好了方位,轟出一招“鎮山鐵掌”。
雖然只是武當築基掌法,但俞蓮舟功力不亞於空性,再加上陣法加持,空性只覺有一條大河洶湧而來,壓得自己連呼吸都變得凝重許多。
定睛再看,宋遠橋、張松溪已經走好方位,俞岱巖、莫聲谷看似沒動,實則卻緊緊守護五人周身氣機。
與此同時,張翠山雙筆點出,筆尖滿是嗤嗤之聲,鋒銳更勝劍氣。
前後左右上下,已被盡數包圍。
空性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短短一招的變化,自己便從佔據上風,落入到了近乎必死的邊緣,屬實鬱悶至極。
不過此時來不及鬱悶,他是為了試探陣法而來,可不是要死鬥。
左手少林鐵袖功輕輕一拂,渾厚功力灌注之下,尋常錦步僧袍變得好似鐵壁銅牆,擋住殷梨亭的劍芒。
身子順勢一撞,藉助這轉瞬即逝的空隙,退回到空聞身邊。
還未站定,卻見宋遠橋手中寶劍已然蓄勢待發,額頭不由得流下冷汗。
若是宋遠橋方才補一劍,便是有十條命,此刻也已經見了佛祖。
觀戰眾人更是大為驚奇,方才幾招變化雖兔起鶻落、精妙流暢,但陣法走位著實簡單,似乎無甚新奇之處。
但就是這簡單走位,便讓空性不得不全力應對,最終甚至狼狽而逃。
武當派何時有這等陣法?
武當七俠十年未見,怎的還有這般默契,竟似心思相通一般?
不論群俠如何看,空聞自是不可能認輸,他此行也有自己的目的,若是就這麼退走,龍樹院首座必然要卸任。
“老衲領教武當高招!”
一聲獅子吼震懾四方英豪,隨即擺佈出陣法,向著武當七俠直衝而至。
出乎李瑾瑜的預料,他們既不是七人一組,也不是三人一組,而是分為三人和十八人,也就是三才陣和十八羅漢陣,不過陣法之間卻有氣機相連。
轉念一想,已然明白。
卻是空聞空智空性武功最高,需要靈活多變的變化,以此保證戰力。
十八位弟子只需按照十八羅漢陣的走位護住自身,擋住武當七俠劍氣,控制他們的後路,便算是完成任務。
說的簡單一點,十八位弟子就相當於堅固的砧板,空聞三人則是三把明晃晃的利刃,要把武當七俠細細的切做臊子,不留一點肥的……咳咳!
“呼!”
俞岱巖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