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高棉王國政府不知道在孟洋發生了什麼是不可能的。
早在阮仕平,哦不,現在叫做阮不平還在做王國的高棉同知的時候,就一而再再而三的向王國中樞預警,並且明言現在在城外集結並且試圖武裝攻城的並不是以前的齊天寨山匪兵馬,而是正兒八經的大涼帝國軍隊。
高棉中樞也給予了相應的重視,趕緊派出信使,給了阮不平指示,要求其孤身入清河軍大營解釋,根本的意圖也就是拖延時間。
在高棉中樞看來,孟洋這座城,城不高,壕不深,護城河連個遊野泳的小孩子都淹不死,城內的軍隊已經覆滅,剩下的武裝力量戰鬥力一言難盡,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典型的易攻難守的城市。
但從這幾十年來各國戰爭的記錄來看,這樣的城市只要下定決心堅守,發動百姓上城,你不會射箭總不會連石頭都不知道怎麼扔吧?加上城內就有諸多水井可以用作水源,儲糧又豐富,怎麼看堅守個半年問題不大。
屆時國內徵調的援軍就是爬也爬到了。
嗯,很不錯的計劃。在阮不平把自己收到的指示告訴林海的時候,林海發現,只要涉及到戰爭,高棉中樞並沒有像他想象的一樣昏聵,指令基本上都是正確的。
唯一的問題是對於清河軍來說,孟洋早就成了自己的地盤。
孟洋城發往高棉中樞的最後一封求援信是阮不平親筆寫的,雖然落款僅僅是一個知府衙門的文書。
在求援信中,阮不平繪聲繪色的描繪出了一個如同魔王大軍一般的清河軍和與魔王軍英勇鬥爭,最後寡不敵眾自焚殉國的孟洋同知阮仕平的形象。
在信中,阮不平以知府衙門文書的角色詳細描述了時任孟洋同知的阮仕平動員了全城百姓,集中了城內所有的守城物資,甚至在街道上構築了街壘,準備和清河軍決一死戰。
在面對清河的利誘與招降時,這位同知大人展現了一名高棉王國政府官員應有的操守,他大義凜然的拒絕了對方開出的條件,並且告訴清河的信使:“高棉雖弱,亦不可輕辱也。仕平為王國官員,守土有責,絕不後退半步。”
然而,並不懂得如何打仗的同知大人的氣節並沒有挽救孟洋的戰局。
為了打敗同知大人,清河軍隊動員了超過十萬的正規軍,再加上數倍於此的民兵,總算用人海戰術淹沒了同知大人構築的防線。
最終,高棉王國的好官員,孟洋城的守護者,以文官之身抵抗強敵,威武而不屈的阮仕平大人,在大勢已去的情況下自焚於知府衙門中。
萬惡的清河入侵者任命了一名叫做阮不平的人在孟洋成立了偽政府,以偽代理知府的身份管理著這座原本屬於高棉王國的城市。
阮仕平寫好之後第一時間就給林海過目,在林海玩味的眼神中,阮仕平雙膝跪地以頭搶地,哀聲解釋道:
“並非屬下心懷高棉,也非屬下貪這份在高棉的名聲,只因阮氏在高棉也是大族,屬下家屬雖已在清河,但屬下也為阮氏旁系子弟,若屬下效忠伯爺的事情傳開,家族中怕是一個都不能活...望伯爺憐惜。”
林海最終接受了這份解釋,畢竟把自己屬下逼到被滿門抄斬也不是一件多麼好聽的事情。
入城之後事務及其繁雜,尤其是像這樣管理一座剛剛佔領的敵國城市,更是千頭萬緒不知道從何做起,還好當林海勉強處理政務七天之後,凌洋總算是帶著整套剛剛從夜校畢業的行政班子趕到了,在一口氣把所有爛攤子甩到凌洋身上之後,林海總算有時間和大家開個會,說說接下來怎麼辦。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我們的主要目的,我們的最終目的就是覆滅高棉,佔領至少大半部分高棉的領土,這也是為當年慘案復仇的第一步,這一點大家有沒有什麼意見?”林海率先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