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不相信信約突就是一個人來的,事實上除了傳說中的武林高手,沒有人能一個人帶把腰刀就穿越十萬大山,信約突必然在齊天寨和清河縣附近駐有人手。

這些探子沒辦法進入防衛森嚴的鐵礦和清河工業區,但是就鍊鋼高爐那個大煙囪,幾里外也能看見那沖天的黑煙了,林海覺得這個才是信約突相信清河縣鋼鐵產量的真正原因。

所以為了掩人耳目,也為了大規模的實現換防,更是為了檢驗這一段時間建軍的成果,林海組織了一次大規模的軍事演習。

當然,從外界上看,那便是齊天寨的山匪傾巢而出攻打鐵礦的事情總算發生了。如信約突在奏章中所寫一般:“不管是處於經濟利益還是自身安全考慮,齊天寨的山匪嚴格的執行了協議的內容,在臣離開山寨的第三天就對清河縣的鐵礦和大型鐵匠鋪發動了攻擊,戰爭非常的殘酷,探子遠望可以看到雙方都有大量的死傷,也有相當多山匪和清河民兵被對方俘虜,但最終在震天王親自帶隊衝擊下,貪生怕死的清河縣民兵抵擋不住,最終撤回了有堅固防禦工事的縣城。”

對於一直在導演部關注著整場演習動向的林海來說,這場現場擬真表演卻遠遠沒有達到他的預期。

當斥候表示信約突的探子已經走遠了之後,林海坐下來,展開一張紙,認認真真的寫下了《關於清河地區武裝力量第一次實戰演習的若干意見》...

...

不管是清河縣民兵還是齊天寨民兵,都忽視了地形的作用...

雙方主力都著力於河谷地區的拉鋸攻防,沒有人想到透過山脊區域進行穿插...

過於依賴鐵甲步兵的防禦,整體上缺乏機動性...

雙方對堅固的野戰工事都沒有太好的辦法,更加願意與敵人進行野戰...

雙方都沒有進行大規模的遠端打擊,這與我軍現階段缺乏有效的遠端武器有很大關係...

雙方的指揮官都是沒有經歷過戰場的民兵指揮官,現場缺少應變,只會一味地向前線增派兵力...

雙方的戰鬥意志很有問題,不少士兵認為這個是打給官府看的表演賽,只需要揮舞刀劍喊幾聲就行了...

在演習之後的總結大會上,林海當著義兄們和民兵指揮官的面大聲的讀完了自己的意見,並且要求檔案存檔,對內容進行討論。

“不可否認,我們在短時間內篳路藍縷開創了一番事業,這樣一番事業在任何時候都是值得驕傲的,除了現在。”

“我們計程車兵仍舊把自己當作傳統的官軍,覺得自己只是當兵吃糧,覺得思考是軍官的事情,而軍官卻覺得思考只是我的事情。”

“隨著鋼鐵廠,玻璃廠,水泥廠的陸續投產,我們的工業產品很快會超過我們的消耗,我們唯一的出路就是對外銷售,但是我們仍舊缺乏對商道進行保護的武裝力量。”

“吸納流民和整合山匪的工作不能停,持續增加的人口是我們的動力之一。”

“現階段有幾個任務,需要大家共同完成。”

“第一就是整頓思想,不少人知道了我們和高棉合作的事情,這件事情要和士兵們,和百姓們說清楚,這只是抵禦高棉入侵的緩兵之計,高棉依舊對我們賊心不死,以前的上壩縣就是被高棉摧毀的,現在這裡的所有人都是高棉入侵的倖存者,都和高棉有血仇,這件事情不能讓大家忘掉。”

“第二就是我們的農業生產,由楊雄領導的堆肥技術的開發過於遲緩,需要縣衙投入更多的資源,同時進行各種配方的堆肥,不要擔心失敗,要求很簡單,就是要在便宜易推廣的情況下最大限度的增加土地肥力,增加糧食產量。”

“第三就是我們的工業生產,在石珍兒著力負責玻璃和水泥生產後,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