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拆開信封,將信紙展開。劉子曦湊過來一看,果然,信中的內容正是昨晚李清照所作的那首詞。

劉子曦嘴角微微上揚,輕聲笑道:“趙明誠啊趙明誠,可別怪我搶走你的媳婦哦。實在是李清照魅力太大,不過呢,這樣也好,免得將來金兵南侵之時,你像個膽小鬼一樣夾著尾巴逃走,到時候李清照又要寫詩挖苦你一番。嘿嘿,我這麼做也算是替你挽回點顏面吧!”

話音未落,劉子曦便大步流星地朝著門外走去,口中還高聲吟誦著李清照曾經用來諷刺趙明誠的詩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說完劉子曦朝他的街上走去。

另一邊,李清照的閨房門外便響起了輕輕的敲門聲。

李清照睡眼惺忪地問:“何人在外?”

門外,李格非的聲音沉穩而有力:“是我,爹在書房等你,速來。”

李清照如晨曦中的荷花,經過碧水的洗禮後更顯清麗,她輕盈地步入書房。李格非眼中閃過一抹期待,道:“女兒,為父想再見一見那位劉官人,你能否請他來此一趟?”

李清照聞言,柳眉微蹙,芳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擔憂:難道是爹爹察覺到了什麼?

正當她欲開口坦誠一切,為劉子曦求情時,李格非的語氣中透出一絲不同尋常的意味:“你不願意嗎?要知道,這對他而言,或許是一次難得的機遇。”

李清照秋水般的眸子中滿是疑惑:“爹爹,究竟所為何事?”

“朝廷的官家已閱過那百篇詞作,大為讚賞,有意召他入宮。”李格非緩緩道出。

李清照聞言,宛如聽到了春風中的喜訊,笑顏如花:“爹爹放心,女兒這就去請他。”

她蓮步輕移,去了李府,卻發現劉子曦並沒在府內。

“李姑娘啊!實在不好意思,劉公子剛剛有事出去了,可能需要一些時間才能回來。要不您先稍等片刻?我想他應該不會讓您等太久的。”張居正一臉歉意地說道。他心裡暗自嘀咕:這劉公子也真是的,怎麼不提前說一聲就走了呢?害得人家李姑娘白跑一趟。

李姑娘聽了張居正的話,微微皺起眉頭,但還是點了點頭,表示願意等待。她輕輕嘆了口氣,心想:也罷,既然已經來了,那就再等一會兒吧。希望劉公子能快點回來,不要讓自已等太久。

張居正見李姑娘如此通情達理,心中不禁對她多了幾分好感。他連忙招呼李姑娘坐下,並端上一杯熱茶,關切地問道:“李姑娘,您一路趕來想必累壞了吧?先喝杯茶暖暖身子。”

李姑娘接過茶杯,道了聲謝,然後慢慢抿了一口。茶水的溫度恰到好處,讓她感到一陣溫暖。她抬起頭,看著張居正,微笑著說:“多謝張先生的關心,其實也不累,只是有些擔心劉公子罷了。”

張居正笑了笑,安慰道:“李姑娘不必太過擔憂,劉公子向來守信,他一定會盡快回來的。在此期間,您若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儘管開口便是。”

李姑娘感激地點點頭,兩人便開始閒聊起來。他們談論著詩詞歌賦、人生哲學,氣氛十分融洽。不知不覺間,時間過去了許久……

李清照回到了李府,在街上都沒看到劉子曦的身影。她不禁有些失落,正準備回房時,卻突然聽到了一聲熟悉的吟詩聲。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李清照尋聲望去,只見劉子曦站在花園的亭子裡,大聲地朗誦著她寫的詩。

李清照遠遠地看見劉子曦,臉上立刻浮現出欣喜的笑容,她快步走上前去,口中還喃喃自語道:“先生,你在這啦!太好了,我剛剛還想著要去找你呢。”

“哦?是嗎?”劉子曦輕聲回應著,眼中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