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住著看吧,以後的事誰又說的準。”

張雪晴沒敢跟老爺子說自己命不久矣,那麼大歲數了,她怕嚇著他。

再一個,都鼓勵村民創業致富奔小康,她這趟回來明顯是給村裡拖後腿,她更不敢說。

聊著聊著就到了自家門口,眼見著大爺還要往上走,張雪晴好奇地問道,

“大爺,裡面還有人家嗎?”

她記得,她這座房子是這個村最裡面的一戶了,什麼時候裡面又蓋起了房子?

李大爺咂吧了下嘴,想抽菸,餘光瞄到張雪晴的腿,搓了搓手,背在身後,甕聲甕氣道,

“嗯,幾年前隔壁村過來的,把前面那片山頭都包了,直接在上面蓋了一個豬場,還種了不少人參,貝母,好些果樹,這幾年賺了不少錢。”

“哇,誰這麼有魄力,眼光毒啊。”

這擱以前那都是妥妥的員外爺,地主老財,致富有道啊。

“隔壁村孟老四他兒子,孟凡森,長的有點壯實,你嬸子他們就覺得人家不好相處,其實那人不壞。”

李大爺可能想到自家老婆子剛說的那些話,就順嘴多說了兩句。

“唉,那也是個可憐的人,婆娘走的早,自己帶兩孩子,又當爹又當媽的,也挺不容易。”

張雪晴有點唏噓,沒敢接話,她連個婆娘都沒有,生命已經開始倒計時,豈不是更不容易。

“大爺你等我會,咱倆一起上去,如果賣的話,我直接就能抱回來。”

這個溝裡算上她,也就他們兩戶人家,低頭不見抬頭見的,怎麼也得去打個招呼,認識一下。

將西瓜放進冰箱裡,張雪晴坐著她的電動輪椅,跟著大爺順著那混凝土的道路,一直往山裡走去。

越往裡走,空氣越不對勁,臭烘烘的味道,彷彿實物化了一般,打在臉上,悶熱的夏天,再混合著這臭臭的味道,讓人莫名的煩躁。

“唉!真不是一般人能幹得了的活啊。”

連常年在村裡住著的李大爺,都有點頂不住這迷人的味道了。

拐了幾個彎,走了大概10幾分鐘,張雪晴終於在那鬱鬱蔥蔥的山林裡,看到了一排排磚瓦房。

上了一個大坡,才看清裡面的全貌。

一條小路延伸到山根下,小路一旁是兩個並排的池塘,一個大概有足球場那麼大。

小路的盡頭有兩間磚瓦房,農村的房子,通常一間就是一個正門進去,是廚房,左右兩邊各一個門,是兩個堂屋,也就是臥室。

這是基本構造,叫一間。

也有人家會根據自己的需求在一間房子裡改進。

像張雪晴的新家,一進去是廚房帶餐廳,左側的堂屋做臥室,右側的堂屋則分成了兩個小屋子。

從原來的右門進去改成了客廳,後面那個屋子房門是從廚房邊上開的,做成了衛生間。

這樣住起來方便又舒適,當然這是張雪晴覺得。

畢竟農村人,沒幾個會習慣在屋裡拉屎的,用他們的話說,坐著不行,拉不出來,必須得蹲著。

扯遠了,接著看房。

從外面看是兩間房,相隔不遠有一排房子,這個角度看過去,看不出來是幾間,門是朝山裡的方向開的。

現在看過去,就是一排排牆壁,大概2米高,最上面是磚頭斜著累起來,一段距離空了一塊,有點像通風孔,這麼看上去更像一排排——監獄。

院子裡停著前不久路過張雪晴家的那輛貨車,好幾個男人在從那車上卸貨下來,再抗到房子隔壁的一間倉庫裡。

“哎~,小孟啊~”

也不管看沒看見人,李大爺站在坡頂,不再靠近一步,直接扯開嗓子就高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