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之上,天地之間,一道身影腳踏飛劍,如虹劃過雲破海,急掠而過。
呼嘯的山風吹蕩在身上,卻激得神識活潑,氣血沸騰,好不肆意快活。
這是與文笑珊、李文恆分開之後,進入幽冥地淵的第六十四天。
“飢來吃飯倦來眠,只此修行玄更玄。
說與世人渾不信,卻於身外覓神仙.”
吟誦著上一世的詩句,獨身一人縱劍高飛。
張烈這般開懷恣意卻是有理由的,這兩年來他一心修煉劍道法門、參悟劍理,打磨飛劍,數年前的練氣七層境界,在入谷前還是練氣七層。
然而就在近日,提縱趕路兼以御劍飛行時,體內法力按照紫心大法第七層的法訣運轉搬運。
在數個大周天之後,就猶如水到渠成一般,法力忽然自然而然地拐入了一條岔道,循著自身既感熟悉又顯得生疏的路線,重新開始了整體迴圈,自身的法力也自然提升滋長到練氣八層境。
以自身的修煉資質而言,這種提升速度絕對稱得上是剛猛勇進了。
最重要的是張烈並沒有使用什麼魔道精進法,或者有損道基的丹藥,行功至此,神識法力根基一派的紮實堅厚。
“這十餘年時間修煉紫心大法,雖然未走捷徑,但是丹藥從來都是飽和式的使用,再借先天之力擴散於血脈、滌盪於筋骨,經過這些日子的鬥劍,以生死刺激了潛能,將這些力量激發出來了,因此功力才會自然增長,也幸好如此,否則這些靈力藥力日夜積聚於體內,哪怕本是益藥也會久積成毒.”
“換而言之修煉紫心大法的人,想要真正根基紮實,人功合一,就必須以各種形式多加磨礪迫發潛能,否則靈力藥力積鬱於血脈,不但無利反而有害.”
這般的經歷,讓張烈對於自身所修煉功法的領悟深度,又加深了一層,然而無論怎樣,根基加厚、法力提升,這些都讓他的心情一片大好,縱劍而飛,幾乎有些忘形了。
在御劍趕路的時候,拿出李文恆交予自己的宗門令牌,這上面除了李文恆附給自己同門的傳訊以外,還有一條留給自己的訊息:這是有關於越國七宗、三大家族、以及兩個鄰國宗門的情報,這些宗門年輕一輩的高手都有誰,此次參加宗門任務最值得關注的人物。
這些情報宗門的任務卷軸中會少量記錄一些,但以宗門的角度除非是特別出色的,否則針對練氣境的修士不會收集過多情報,更多的是要求修士抵達萬劫谷後,自己留意,這也是一種鍛鍊考核。
年輕一代的最核心人物,往往鋒芒畢露難以收斂,從他們的各自氣質以及所站立的位置上,基本就可以觀察出幾分,當然,其它勢力觀察金虹谷也是一樣。
可是這一次,因為自己宗門內,多出了一個“十一人”,因此金虹谷的修士大多數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家人身上了,對其它宗門修士的觀察就少了。
這一點李文恆透過文笑珊也有所瞭解,因此附加傳訊的時候,把自己對各宗年輕高手的觀察、留意,大概梳理了一份交給張烈,也是一份心意。
在這份情報中,李文恆重點描述了幾名年輕的高手,其中有定軍山的大師兄魏無忌,紫府家族陳家這一代最出色的修士陳青虹。
張烈一邊御劍飛行,一邊梳理記憶著這些情報,時間日緊,他也不得不如此。
在飛掠過一片荒山之時,突然之間,下方有數顆山石驟然飛襲而至,張烈及時反應控劍規避。
可是在這個過程中,四周重力突然變化。
對方用了斂息法陣,同時防空禁制又設定得精妙,因此雖然躲避過直接攻擊,但是接近下方一定距離後,張烈就猶如飛鳥撞在網上一般,墜落下去。
“好精巧的設計,這是專門用來抓人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