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題目是念奴嬌赤壁懷古。”

劉三看著蘇大人,只見蘇大人連連點頭道:“不錯嘛,起首氣魄好大。是你寫的?”

劉三道:“蘇大人想聽嗎?”

“想。”

王大人道:“別吟了,還是起轎吧。”

劉三愕然道:“大人,我這詞不好嗎?”

這樣的千古名句,不好是不可能的。

王大人道:“初聽是不錯,可惜這大江東去四字,即顯無知,我大宋地形東高西低,大江從來只西流,焉能東去?”

東高西低?這不可能啊。

除非是……

映象!

這不是歷史上的大宋,這是大宋的映象。

難怪兩位大人的名號,各都有一些顛倒。

他,是穿越到了大宋的映象世界去了!

劉三急忙叫道:“抱歉,一時慌亂,我口誤了,請大人再給我機會。”

蘇大人道:“雖然有口誤,但開篇氣勢不錯,王大人,我們還是聽他吟完吧。”

“也好,你繼續。”

“大江西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東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兩位大人聽到一半,人已經從轎裡走了出來。

眾書生全都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大氣不敢出。

大家都是識貨之人。

這詞的開局氣勢如此之大,一聽就知道是可以傳頌千古的那一類。

兩位大人,臉上早驚喜萬分。聽到這後面一句,竟忍不住鼓起掌來。

王大人道:“蘇大人,這氣魄胸懷,我差點以為這是出自你的手筆。”

蘇大人道:“過獎過獎,這字字句句,確實都敲在了我的心上,感覺就是我自己來寫,也莫過於此。請繼續。”

冒險成功,劉三繼續越吟越投入:“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耳邊掌聲如潮,那是兩位大人帶頭鼓起來的。

王大人道:“蘇大人,都說你是五百年出不了一個的奇才,這少年只此一篇,其胸襟氣度,似乎就不在你之下了。”

蘇大人道:“豈止不在你我之下,他年紀輕輕,便有這般才氣,我只能望塵莫及,甘拜下風,只是這華髮二字,好像有些誇大了,他這一頭烏絲,何來華髮?”

大家大笑。

劉三暗暗佩服,這蘇王二人,真是坦坦蕩蕩之人,身為讀書人之翹楚,對於他這位乞丐,毫無嫉妒之心,當眾自嘆不如,這樣的胸襟,當令後世那些文抄公慚愧。

王大人道:“你有這般才華,大可參加科考,光明正大取得功名,何必去揭那皇榜?”

劉三道:“實不相瞞,詩詞方面非我所長。”

蘇大人道:“說我狂放,你比我還狂放,非你所長,此詞就已經盡得千古風流,是你所長的話,又當如何?”

“不是,此詞確實是好詞,但並非我所作。”

蘇大人好奇道:“是誰所作?”

“我師九天玄女說,就是蘇大人所作。九天玄女言,若干年後,蘇大人會行至赤壁,是時觸景生情,一口氣吟出這千古名篇,我今只是提前洩露給你,所以說,這首詞的作者,其實還是蘇大人。”

王蘇兩人,相看一眼,王大人道:“難怪這詞一聽,就是蘇大人的味道,原來如此,不要說到那時了,就算是現在,蘇大人也確實生了不少華髮了。”

劉三道:“九天玄女說,王蘇兩位大人,都是才華橫溢,都會有不少名篇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