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有遠見的少年 (第2/2頁)
大宋駙馬爺娶南蠻公主 南不蠻 加書籤 章節報錯
=Y+5
再一式減三式得:
Z=(2X-13)/2
全部代入一式,最後得到結果:
Y=4 1/4
X=9 1/4
Z=2 3/4
做完,對嶽舉鵬道:“看看後面的答案對不對,中禾一秉四又四分之一,上禾一秉為九又四分之一,下禾一秉為二又四分之三。”
嶽舉鵬拿來一看,讀道:“答曰:上禾一秉九鬥四分鬥之一。中禾一秉四鬥四分鬥 之一。下禾一秉二斗四分鬥之三,沒錯。沒想到你年紀比我還輕,這算術卻如此了得。不知道這樣的解法,閣下願不願意賜教?”
劉參道:“大家都不想學這個,不知道嶽兄弟為何要學?”
嶽舉鵬道:“詩詞文章在太平盛世時,可以保固,但不能開拓,國家有難時,更是毫無意義,行軍打仗,吟詩作文能扭轉戰局嗎,並不能,當年駱賓王討伐檄文名揚後世,最後把武氏打敗了嗎?沒有,最後一敗塗地,國家安危,不能只靠詩詞文章寫得漂亮。”
劉參聽得連連點頭,心頭感嘆,這就是千古名將的胸襟氣度見識了,難怪在兵敗如山倒之時,此人卻能成為中流砥柱。
這個朋友不能交,這個人的命運,不能不改。
嶽舉鵬說了這話,以為劉參會付之一笑,沒想到他不但連連點頭,神色也甚是佩服,顯然對他的話甚是認可,不禁有些意外,因為歷來聽到他這麼說的人,就算不明說,也會有譏笑之色,而此人竟然流露出拜服的神情來。
嶽舉鵬雖然年輕,但是也是自幼屢經磨難之人,能洞察人心,見了劉參的神情,頓時對他有了好感,主動道:“尚未請教閣下尊姓大名。”
劉參道:“在下姓劉,今年二十。”
嶽舉鵬道:“原來劉兄比在下年長,在下十六。”
劉參看他長得高大,沒想到才十六歲,這還是古人的演算法,按現代人的演算法,再多就是十五,名將就是名將,十五歲就開始與眾不同了。
其實劉三的年齡也只是十八歲,實際上也就是十七歲,說二十歲,是因為不想把自己說得太年輕,反正劉參現在的心理年齡也快三十了。
劉參道:“那我痴長几歲,就叫愚兄好了,岳家兄弟也是今天到的嗎?”
嶽舉鵬道:“小弟昨天便來了。”
“難道,岳家兄弟也是在京城?”
“不是,小弟家住湯陽縣,因為尋找恩師到了京城,沒找到恩師,卻找到了恩師的一個故人,他硬是帶了小弟來參加這次的少年文人會,盛情難卻,所以就來了。其實,小弟尚武不尚文,連鄉試都沒參加,哪想到寫的東西竟入了範大人的法眼。”
劉參道:“兄弟到此,想找哪位恩師?”
“恩師姓周名同,前些天突然失蹤,小弟聽說他在京師也收有弟子,因此就來此尋找,不料卻遇到了這文人會,還幸會了劉兄,想來也是機緣巧合。”
劉參道:“更巧的是,岳家兄弟所尋之人,或許愚兄能找到也未可知。”
“你認識小弟恩師?”
“不認識,但是他與我一位至親卻有關係。”
“哪位至親?”
“此地不是說話之所,今晚兄弟在哪裡下榻?”
“暫居恩師的故人家裡。”
“那今晚到寒舍去一趟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