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週道:“那韓忠世並不聽父母之話,還是執意與師妹私奔?”
黃常道:“倒也不是,我朝與孝治天下,韓忠世若是這樣,只怕有人上一本,終生就做不得官了。”
“那後來?”
“逐一勞軍之後,歌妓返歸,需要一百名將士護送到前一站,那主將知韓忠世與師妹有私情,故意給韓忠世率兵送回。”
“這主將倒也通情達理,樂得做順水人情?”
“哪有?這是主將故意想害韓忠世,原來軍中有規定,勾欄院皆是官妓,不許與勞軍將士有染。主將便收買了院主,給他和師妹機會,以便抓個現行,將韓忠世除掉,當然若是如此,師妹也是一併降罪的。”
“這主將為何如此?”
“主將也是文官出身,本來就不喜歡武人,又特別嫉妒賢能,此次平賊太半是韓忠世的功勞,所用的計策都是韓忠世給的,韓忠世還為此立了軍令狀,最後衝鋒陷陣的也是韓忠世,結果事成之後,功勞他全部獨吞,此番陷害韓忠世,就想徹底封其口,絕其路。”
周同憤然道:“朝廷對外疲弱,就是這群文官給害的,後來呢。”
“那韓忠臣倒是君子,不管院主如何使勁,不近師妹一步,那主將一計不成一計生,竟然私放了一個賊將,還將韓忠世護送官妓的事洩漏與那賊將,那賊將糾集了一批漏網之賊,共有五六百之眾,半途伏擊韓忠世一行,可憐那上百將士,猝不及防,轉眼之間大半被殺。
“韓忠世令二十名士兵,帶著官妓先走,自己引二十餘人殿後,一開始還以為對方只有百人,自己當可一戰,哪知對方有五六百人,二十名士兵眨眼就被殺光,韓忠世善使一槍一劍,沒想到臨敵之前,槍劍都被奸細換了,極不稱手,武藝不及平時六成。
“他左衝右突,槍劍之下,估計已不下一百亡魂,無奈賊人眾多,始終衝不出重圍,關鍵時刻,身上坐騎又被砍了前腳,頓時翻身落馬,被那賊將抓了。
“那賊將非常得意,只想先折辱韓忠世一番再殺他,先是把韓忠世打得奄奄一息,再帶往前方被死死圍住的官妓一行,那賊將喝問道:‘哪個什麼子是這個狗官的姘頭,出來讓我看看,聽說長得國色天香,正好讓老子開開葷。’
“當時那一行人,都知道賊將問的是誰,那院主惶恐之下,便叫師妹出列,師妹自然也出列了,下得車來,說道:‘奴家便是與韓將軍私訂過終身的歌女。’”
“眾賊看到師妹這般天仙般的人物,全都兩眼發直,那賊將讓人把韓忠世押出來,笑道:‘美人,你的韓將軍恐怕要死了,你長得這般美貌,老子不嫌棄你,你若是願意過來,一刀砍了韓忠世的腦袋,老子就饒你一命,娶你為妻。’
“師妹道:‘韓忠世,你與我私訂終身,願意重金贖我脫藉,豈知卻出爾反爾,取消盟約,今日終有此禍,把刀給我,我願殺了這個負心人。’
“韓忠世滿臉愧色,說道:‘姑娘,非是韓某薄情,只是韓某聽聞國運將變,國難將臨,韓某不得不先憂其國,再顧其身,若是為你放棄功名,怕國家有難之時,已無機會報效國家,姑娘,此生韓某愧對於你,但求你不要失身賊人,讓你祖宗蒙羞。’”
周同道:“這些話你又怎麼記得?就算你也在,以你的性子,如何記得這些?”
黃常道:“勾欄院原本要唱成大戲,後來被教坊司叫停了,說是有傷風化,擔心壞了民風,才不許演出的,但是很多勾欄院的人都排過此戲,特別那些歌女,哪個不羨慕師妹,所以一直津津樂道。”
大家都是恍然大悟。
就連劉參和嶽舉鵬,也是聽得津津有味。
“當時師妹說道:‘晚了。’走過來,從地上撿起一把刀,來到韓忠世身邊,但見刀光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