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出府購物 (第1/2頁)
侯府丫鬟種田忙久久小說網 小舒桃子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冬去春來,幾場淅淅瀝瀝的春雨過後,大廚房院兒裡枯了幾個月的木瓜樹冒出了嫩綠的芽兒。
去年進府的一批小丫頭也像春日抽條的樹椏一樣,長高了不少。
隨著天氣一日暖過一日,國公府也要發春裝了。
張嬤嬤特意挑了空閒的一天,叫了針線房的嬤嬤來給丫頭們量尺寸。
元宵被嬤嬤的尺子一比,短短几個月自已竟然長高了三公分。
嬤嬤在紙上記下了她的資料,元宵一看還多算了一尺的長度。國公府雖然豪橫,但該省的地方還是節省的。衣服做得大些,可以穿得年頭也多些。
二妞和元宵量好尺寸往回走。
二妞這幾個月也長高了不少,路上二妞扯著自已短了一截的衣襬,有些發愁:“長得太快也不好,裡衣都短了,好容易過年攢下三百文,又得花了。”
元宵也是一樣,不過她手頭比二妞寬裕得多,想買的東西也不少。
匣子、箱子、細布、紙張、墨條...這次採買東西要花上一大筆錢,她盤算著能不能和如意嬸告個假,自已出府去選。
許是因為元宵入府以來表現良好,如意嬸這回兒準了她的假,替張嬤嬤給她要了出府的門牌。
不過元宵可不是一個人去的,一起的還有點心灶的陸嬤嬤和素菜灶的蕊香。
等過了午飯最忙的那一波,三人緊趕著往出府的角門去。時間有限,路上走得快些,一會兒在店裡選東西就能仔細些。
角門那兒看門的婆子登記了門牌,提醒了一句:“外出採買不得超過兩個時辰,可別遲了。”
陸嬤嬤笑著應聲道好,拉著蕊香和元宵出得門去。
等到了府外,元宵才知道,原來這次採買還不止她們三人。針線房也來了兩個丫頭在門口的板車邊站著,坐在驢車上揚著鞭的是個她沒見過的面嫩小廝。
陸嬤嬤咦了一聲,詢問道:“今兒個不是板凳陪著我們去採買啊?”
那小廝不好意思地搔搔頭:“板凳哥今日被臨時叫去馬房照顧一匹新生的小母駒,這才讓我來幫嬤嬤、姐姐們駕車。”
元宵這才知道,丫鬟們就算自已出門採購物品,也得聯絡小廝幫忙,畢竟大家要買的東西多,靠一雙手一雙腳自已拿回來得多費力啊!
自從離了白大娘的院子,如今出國公府已經過去了半年,元宵再見到府外的世界,難免也覺得新鮮。
她們是從國公府西邊的角門出來,街對面不知道是哪個權貴的府宅,也同樣是高牆大院。
街上零星有幾個貨郎守在兩家的角門邊,等著裡頭的丫鬟出來光顧。
元宵看了看,貨郎挑著的擔子里布匹絲線、手油胭脂,丫鬟們常用常買的東西一應俱全。不過陸嬤嬤卻說,今日她們時間充足,可以去金橋街逛逛,那兒的選擇更多。
金橋街離國公府不遠,將近千米的街道兩邊開著各式各樣的鋪子,吃的喝的用的一應俱全,價格也還算公道。
幾人坐著驢車,過去也不累,一路上都嘰喳談論著等會兒要買什麼。
之前只聽陸嬤嬤說還不覺得,等車停在金橋街口,瞧見街道兩邊鱗次櫛比的茶坊、酒肆、綢莊、藥鋪,比起現世繁華的步行街也不遑多讓。
她們第一個要去的鋪子便是錦羅鋪。
金橋街上賣布匹的店子多,但國公府丫鬟嬤嬤們經驗所得,還是錦羅鋪的料子和絲線物美價廉。
針線房的水筠和沅蕖要買的布料不多,畢竟針線房就像大廚房,元宵她們在大廚房一般吃喝不缺,她們針線房也不缺布料和絲線。那些給老爺夫人們做衣服剩下的碎布頭,或是過時了不要的布料,就便宜了她們。
兩個人只挑了自已喜歡的成匹的織花緞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