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後的天氣涼爽,春華樓建在後花園的一片竹林小徑後邊,坐在二樓的觀景窗前一片豁然開朗。

康幼璇坐在窗前,恰好能看見夫人佈置在園子裡的席面。

假山重疊之下引了活水,水下紅錦鯉來回遊擺,濺起的水霧籠罩住周圍一片盛開的各色菊花。

園邊的抄手遊廊有丫鬟端著托盤來來回回。

幾張桌案上鋪了素色繡了暗紋的桌布,絲毫不搶菊花的風頭。每個桌上又放了白瓷淨瓶,瓶裡插一支嬌嫩的菊花。

日近中午,園子裡陸續有小姐、夫人到了,康幼璇也下了春華樓。

她才繞過一處矮木叢,就同清風院的朱氏打了個照面:“璇兒見過側夫人。”

朱氏今日帶著一雙兒女,心情頗佳,瞧見康幼璇笑著同其寒暄。

跟在朱氏身後的康幼宜今日特特仔細打扮過,淺紫的軟綢華服既端莊又貴氣,一頭長髮盤了個飛雲髻,脖子上帶的瓔珞項圈和頭上的髮釵工藝、花樣如出一轍,是用紫晶打成了一整套首飾。

“璇兒妹妹,咱們上那處坐著。”康幼寧牽了康幼璇的手就往一旁去。

康幼璇悉聽尊便,只是在離開前,眼角的餘光瞥見朱氏身後五少爺的奶孃身邊站著個熟悉的身影。

上次在清風院康幼璇就注意到禪心寺見過的那個小丫頭到了朱氏的身邊做事,沒想到這次宴席還帶了她來。

元宵能跟著來,實在是沾了五少爺的光。

她日日陪著五少爺玩耍,五少爺正是黏她的時候,朱氏便指了她和奶孃一併來宴席照顧五少爺。

小姐們的座位被排在了外圈,少爺只到了五少爺一個,就跟著朱氏在桌案旁擺了個小几。奶孃帶著五少爺坐著,元宵立在一旁等著吩咐。

等到正午,菊花宴的主角才姍姍來遲。

平陽公主一到,眾人都慌忙起身,而元宵她們這樣的丫頭盡數躬身低頭行了大禮。

匆匆一眼,元宵就瞧見人群之中那位四十出頭的高冷婦人。

她氣度凌雲,身上從頭飾到衣飾之華麗都是元宵生平罕見。赤金紅色華麗的衣裙在她身上非但沒有喧賓奪主、落下俗氣,還更襯得她氣勢逼人。

平陽公主一到,所有人也都落了座。

元宵個子不高,在人群中瞧過去也不算惹眼,將在場的眾人都一一打量過去。

平陽公主西側坐了今日的東道主沈月蓉,東側則是秦國公府大房的二夫人霍文君。霍夫人比起沈月蓉要素雅得多,也老成得多。

再側是戶部尚書夫人萬淑容、國子監祭酒夫人韋令宜、翰林院侍讀學士夫人卓素玉,另有一位太常寺丞夫人姜如珮坐得最遠,靠著小姐們最近。

放眼望去,滿滿當當地都是穿紅戴翠的美人。

沈月蓉雖不擅言辭,但為了此次的菊花宴準備許久,一番開宴祝語說得倒是妥帖大方。

平陽公主舉了酒杯,又一飲而盡,隨即又贊這菊花酒味道清冽,算是給足了沈月蓉的面子。

沈月蓉聞言,笑得十分開懷,一一指了近處的幾盆少見的菊花請平陽公主欣賞。說到其中一株仙露蟠桃是從禪心寺分栽種而來,合了平陽公主誠心禮佛的心思。

不過今日的重點並非菊花,而是國公府的幾朵嬌花。

“公主,知道您禮佛,沁兒特意備下了一份薄禮...”

平陽公主不待沈月蓉說完,打斷了道:“哦?那得讓沁丫頭拿來給我看看。”

康幼沁被平陽公主點了名,臉上微熱,獻上了一冊手抄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這份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抄寫在一方繭紙上,這種繭紙是前朝一工坊的絕技,戰亂之後世間罕見,如今更是千金難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