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後,許晞除了去食堂和教學樓,還多了去琴房練習的安排。

按理來說,他不需要在學校琴房練習。但自從他偶然一上手彈過一次琴就發現,學校的琴不比家裡的琴。音質差了一點,音準也差了一點。他需要適應時間,所以就問老師拿了學校琴房的鑰匙。

自從鄧思明再在空閒時間邀許晞去看比賽被拒絕後,他才知道許晞要上校慶這回事,同時也才知道原來許晞會彈鋼琴。

之前許晞一直沒有機會碰琴,他也不是高調的人,所以同學們基本上都不知道他會彈鋼琴,也不知道他的水平到底怎麼樣。

這天下課後,許晞照常收拾書包準備去琴房,鄧思明主動提出要跟他去看看。許晞一旦開始彈琴就會主動遮蔽外界,因此不太在意琴房裡有別人。

只要能彈鋼琴就好。

許晞沒多想,只是當鄧思明好奇,於是就點頭答應了。

琴房不大,除了一架鋼琴便沒有其他東西。許晞給鄧思明找了個塑膠小板凳,讓他坐在一旁的角落。自己則把包放在琴凳旁邊對地上,活動手指準備彈琴。

鄧思明見狀,把他的書包從地上提起來抱在懷裡,說道:“地上髒,反正我閒著,我幫你拿。”許晞對此其實並不是很在意,但既然是對方主動提出,便道了聲謝由著他去了。

鄧思明不懂音樂,更不懂鋼琴。他對鋼琴的瞭解就如許晞對籃球的瞭解一樣,僅僅停留在觀賞層面。

許晞在琴凳上坐定,開始抬手演奏。

剛開始只是熱身,他沒選太難的曲子。今天他彈的是久石讓的《菊次郎的夏天》。

現在已經是八月底,但是天氣還是很熱,剛剛騎車過來的時候,他注意到路邊樹蔭底下太陽透過樹葉投在地上的一個個小光點,讓他一瞬間就想到了這首曲子。

鄧思明不懂他選這首曲子的用意,只覺得熟悉,坐在一旁靜靜地聽。許晞彈完後發現身後那人沒動靜,便轉頭問他:“怎麼樣?”

鄧思明在腦內搜刮了一遍夸人的詞,全都說了一遍。而許晞對此反應平平,轉而又問他:“你對我剛剛彈的那首曲子有什麼感覺嗎?”

“我聽過,它是我們高中的午休鈴。”鄧思明不好意思地撓撓頭,他實在是不太懂音樂,不是很能get到許晞的意思。

許晞聽罷,愣了幾秒後哈哈大笑,隨後又耐心解釋道:“我問的是你聽到曲子後有什麼感覺,比如眼前出現什麼畫面,或者心裡浮現出什麼情緒……”

他知道鄧思明對音樂一竅不通,所以很耐心地引導對方學會領悟琴聲。

鄧思明盯著對方,認真地回想了一下剛剛的樂聲,有些猶豫:“嗯……該怎麼描述呢……我覺得它很夏天。”他暫時沒有找到形容詞,不知道自己的回答能不能讓對方滿意,有些緊張地攥住自己的手心。

不過還好,他看到許晞點頭,在他面前打了個響指:“bingo!這首曲子就叫做《菊次郎的夏天》。”

“菊次郎是誰?”他又無厘頭地問道。

“……”許晞扶額,耐心給對方回答了一大堆不相關的問題。等把問題回答得差不多,半個小時過去了。

不過許晞倒不是很在意這半個小時,如果有人能因此喜歡上音樂,他會很開心並主動和對方再聊半個小時。

確認過鄧思明沒有其他問題了,許晞轉過身去接著彈琴。這回他彈的是即將要在校慶上表演的曲目,和剛剛那首熱身的曲子完全不是一個難度級別。

兩首曲子區別很大,即使鄧思明再怎麼不懂音樂,他只用他的兩隻耳朵也聽出了明顯的差異。

這首曲子彈得很快,他甚至都看不清許晞在琴鍵上翻飛的手,對方的手速快到只能讓他看到殘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