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客人上門,管事按照規矩辦事。

詢問了家住哪裡,家有幾個人,家裡都養了什麼種了什麼。

“問這些有什麼用?”

借個錢就像查戶籍一般。

“正是呢,詢問了我們估算一下你家裡人有沒有歸還錢莊這錢的能力.”

管事笑著一一填寫了:“萬一你男人回頭將這錢拿去賭錢了怎麼辦?”

“我沒有男人了,所以日子才過得艱難才來借錢的.”

婦人錯愕回過神:“那我能借錢了嗎?”

管事問了是怎麼她男人怎麼沒的。

還能怎麼樣,別說曲化了,蠻夷大多數地方沒有男人的家庭不都是因為戰爭嗎?“你說的都是真實的?”

管事拿起自己記下的那張紙仔細看過了後:“你要記得,你要保證你說的話真實有效,若不然他日你還不起這錢就得吃官司了.”

吃官司?借個錢怎麼還有官司了,不借了,小老百姓不懂,不借了成不成。

婦人嚇得連忙起身往外跑。

“唉,我說你別跑啊?”

管事的在後面追了出來:“我的意思是,只要你說的話都是真實的,你畫個押就可以取錢走了,這事兒都辦到最後一步了,你咋就跑了呢?”

“你不是說要吃官司嗎?我不借了.”

婦人看著四周圍上來的人連連搖頭:“我不借我不借了.”

借錢也是她一時貪便宜有心算計:“我借錢是為了娶媳婦抱孫子,別回頭我媳婦還沒娶回來我自己先吃了牢飯那就不划算了.”

啊?原來借個錢還是吃官事,就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吧,這錢可不能借。

見四周的人議論紛紛,管事知道這事兒影響太大,他必須得解釋清楚。

“大嫂,你怎麼就沒聽清楚呢?”

管事苦笑著大聲解釋:“大嫂,父老鄉親,你們聽我說一句:我們錢莊規矩是借錢的人要問清家裡的清楚,住哪兒,家有幾口人,家裡都種養了些什麼,根據這些情況估算出借錢的人能不能有本事還清。

我說的吃官司,是說如果我問的話借錢人胡亂說的導致我們估算錯誤而還不上錢,那借錢人就要吃官司.”

“若不是因為胡說還不上錢呢?”

旁邊有腦子拎清的問道:“是不是也要吃官司?”

“不會的.”

管事見大家夥兒的恐慌程度比剛才小了些許心裡總算得到了安慰,錢莊開門第一天,他差點將事情辦砸了:“我們會根據你的情況定期跟蹤回訪。

如果是種植養殖的,我們會派人上門幫忙,等到收穫能賣時,我們更會協助你們去賣掉。

這樣以來就能保障有錢歸還了.”

“那這位大嬸兒說是借了錢娶媳婦,你怎麼知道她能還錢呢?”

還有這等好事,借了錢出來的錢莊還能幫忙養東西。

“因為這位大嬸說了她家有四口人,家裡還餵養有兩頭豬,四口人倘且有本事養兩頭豬;添一個新媳婦更當將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了,沒有理由添了人不興旺的家,只要不懶惰好好幹,哪有一年還不上這三兩銀子的道理?”

管事見人們都在聽他說話又加了一句:“我們連韻公主說了,她相信人人都想過上好日子,缺錢也只是暫時的。

找親戚朋友還拉不下面子,能幫時就幫一把,她也不缺這點銀子,鄉親們有需要都可以來借一點.”

“連韻公主真是菩薩心腸啊”“是啊是啊,心繫我們窮苦百姓.”

“五王子也是好人,我那天還看他帶著人下田幫牛二插秧”“是啊,他們夫妻天下難尋的好人!”

一時之間,熱鬧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