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喜訊是隨同西北大軍班師回朝的喜訊一起傳到殷昱耳裡的。
早在二月裡西北就傳來捷報,在經過與蒙軍統帥數次會談之後,蒙軍答應撤出關內,並承諾只要兩國依然通商,便與大胤永修同好。
三月初蒙軍依諾退出關外。
四月裡遼東馬市作為試點先行開放。八月山西大同馬市開放。西北沿線戰事告磐,百姓們逐漸迴歸本地安居樂業,臨江侯於六月底率軍迴歸後軍營,而後率領功將們與靳永一干進京覆命。
九月皇帝下旨論功行賞。但是,寧大乙沒有回來。
他將會在遼東呆上一段時間,等到馬市走到正軌才回來。
謝琬依諾去了信給寧老爺子,一來為向他肯定寧大乙對朝廷的功績,二來為跟他說情。寧老爺子隨即上京到了文定伯府,讓謝琅代為轉告謝琬,這是身為大胤子民應盡的本份,更是身為太子妃的“孃家人”的份內事。
“老爺子聽說你到時候要給寧大乙指婚,他笑得兩眼都眯縫得看不見了。”謝琅笑著說道,“也不知道寧大乙在西北呆上一年半載回來,會是個什麼樣子?”
謝琬道:“總之不會再是當初混世魔王的樣子。”想到當年在清河街頭他的囂張,她撫著微凸的小腹,也笑起來。
一晃這麼多年了,那些久遠的記憶偶爾也會在空閒時,不經意地跳入她腦海裡。
清河是她的家鄉,即使有過王氏,有過謝宏謝棋,可她永遠不會忘記在那裡還有謝騰與齊氏的遺骨,也不會忘記在那裡她遇見了許許多多堅守在她身邊的人,她一個人永遠也不可能鬥得過王氏母子,不可能鬥得過謝榮,那個地方,依然還是她心中最親切最溫暖的地方。
“對了。”起身正要趕去乾清宮的謝琅忽然回過頭來,“明日舅母做五十大壽,你去不去?”
謝琬抬起頭來,“去,當然去。”
太醫說過,胎兒已入了穩定期,正常的走動有益胎兒發育。
齊家如今仍在楓樹衚衕住著,不過去年已經把隔壁的宅子買了下來,兩處一打通,頓時加倍的寬敞了。
何氏又生了個兒子,已經滿了週歲,與齊如錚之間十分和睦。齊如錚還對收藏木雕有著十分濃厚的興趣,因此專門闢出一間屋子用來放他的木雕。
餘氏五十大壽本來不想大辦,但是兒子兒媳幾次勸說,再加上武淮寧也將因為在任上抗災有功而要進京接受嘉獎,在信裡一再表示要湊份子給岳母做壽,因而也就點頭答應了。
這一日來府道賀的人奇多,但是三品以上的官員沒有一個,就是送了賀禮來也被退了回去。齊嵩官職不高,但他呆得愉快,結交的也都是差不多品級的一班中低等文官,聽說謝琬會來,許多女眷都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在二門內等待。
她們對於謝琬並不陌生,這位太子妃在進宮前常在各府之間走動,她們對她沒有太大的疏離與緊張感。這之中最高興的除了齊家一眾老小,也許要算是趙夫人與王玉春。
謝琬到達齊家的時候,王玉春站在人群裡,笑盈盈地跪地迎接。
在竇謹一案徹底破解之後,謝琬與趙貞在謝府曾偶遇過一次。趙貞含笑打量著她,點頭了半晌,說道:“我當年果然沒看走眼。”
再沒有別的話,但這已經勝過一切。
新帝登基之後,趙貞憑藉他豐富的稼穡經驗,被升任戶部郎中,已經是正四品的官了。趙駒病情雖沒有好轉的可能,但是與王玉春相處久了,對她愈發依戀重視,去年由趙夫人陪著回了趟祖籍,從族中挑選了個健康的窮苦人家的嬰兒作了嗣子。
孩子很可愛,前不久王玉春來跟謝琬求賜名,以讓孩子添些福氣,謝琬賜了個“勳”字。
謝琬由趙夫人與餘氏相伴著進了正院,滿院裡頓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