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警官的團隊,大機率要被批評處分,甚至降級。”

寧稚嘆了嘆氣:“沒辦法。確實是他們的疏忽。”

她心情很沉重。

不管是這個案子,還是當年張晗的案子,陳鈞都幫了她很多。

陳鈞是個好警察。

而今天,她為了自己的當事人,將陳鈞置於受處分的境地。

寧稚出去喝了點水透氣,又上了洗手間,才回法庭等待下半場的庭審。

時間到了,合議庭三位法官入席。

審判長宣佈將王書磊缺乏司法驗傷一事納入評議。

庭審繼續。

寧稚只剩下最後一名證人了。

這名證人作證結束,她和曾子君所能提供的證人證據就已經全部提交完畢。

庭審接近尾聲了。

寧稚打起精神,申請傳喚新證人,提交新證據。

合議庭批准。

新證據是康復中心提供的王書磊從小到大的居家康復影片。

這些影片本是秦文珍拍攝,然後發給康復中心的老師存檔。

影片記錄了王書磊從一個只會到處亂跑、坐不住,像啞巴一樣只能“啊啊啊”、不應名、不指物、不聽指令的重度自閉症,經過秦文珍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高強度居家干預,終於變成今天能安坐、能簡單溝通、能聽得懂指令的中度自閉症。

公訴人和合議庭三位法官看到影片裡虎頭虎腦的王書磊,在七八月暑天滿頭大汗地接受干預訓練的畫面,都紅了眼眶。

影片播放完畢。

證人作證:“我是北京殘聯精神殘疾協會的會長,同時也是北京大學醫學院兒科學的博導。”

寧稚:“證人,影片裡的孩子,得到的康復是科學的嗎?”

證人:“是的。影片裡這孩子的母親,為他進行的居家干預和康復,是他從重度轉變為中度的最重要因素。

我見過很多類似的孩子,因為父母忙於工作,只將他們丟給康復中心進行康復,最後得到的效果遠不如那些父母親自參與了康復的孩子。

因為這類孩子康復的重點不是知識,而是生活上的自理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是康復中心的老師教不了的,唯有家長在生活中不辭辛苦地對孩子進行密集的康復才行。”

寧稚:“如果這類孩子,缺乏了家長的康復,會變成什麼樣?”